5月23日,第十九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会上发布了《人体肠道菌群主要特征的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及《科技创新培育益生菌新质生产力行业倡议》(以下简称《倡议》)。
其中,《共识》提出,肠道菌群的失衡与人体免疫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合理膳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补充益生菌等是调节肠道菌群的主要途径。
肠道菌群受膳食结构、运动、睡眠等生活方式影响
人的胃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被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组合,互相依存、互相制衡,让肠道环境处于健康状态。然而,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肠道菌群紊乱,从而引发健康问题。
《共识》揭示,肠道菌群的形成及其对宿主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肠道菌群会影响人体血糖、血脂、免疫力和心理健康等指标。人体肠道菌群不仅受基因、年龄、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膳食结构、运动、睡眠等生活方式的影响。
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表示,肥胖、糖尿病、癌症等超50种疾病都与肠道微生物失调息息相关。
“经临床研究发现,菌群紊乱是子痫前期、卒中、克罗恩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关键病因。”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周宏伟认为,未来有望通过人体微生物组,对重大疾病进行预防和干预。
那么,如何评价与调节肠道菌群?《共识》提到,特定菌种丰度及代谢物等可作为评价与调节肠道菌群的重要指标。高丰度的双歧杆菌是婴儿肠道中“更健康”的指示性菌种。人体肠道菌群健康状态可以通过肠道转运时间、排便频率、粪便形态等进行衡量。在成年人的肠道菌群调节方面,可以以双歧杆菌和乳杆菌为目标菌种。
亟待突破肠道菌群研究新技术
目前,对肠道菌群的研究主要基于对粪便样品的分析。专家普遍认为,这些样本无法完全代表胃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或黏膜微生物。
为此,《共识》提出,行业亟待突破肠道菌群样本采集技术,发展培养组学技术及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集成等新技术,为健康肠道菌群的精准识别和调控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
《人体肠道菌群主要特征的专家共识》发布现场
与此同时,本次研讨会上,益生菌产品的创新也受到专家关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主任委员、江南大学校长陈卫表示,益生菌是一种具有高附加值的功能性食品微生物,要深入挖掘本土益生菌资源,构建自主知识产权菌种保障体系。
《倡议》提出,要以“益生菌+”的创新理念为指引,深入探究益生菌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机制,挖掘不同菌种的功能特性,根据不同人群的菌群特征和健康需求开发出多元化的创新产品,实现更精准的益生功效和健康管理。
《倡议》还提出,焕新产业活力需要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将科技创新融入益生菌相关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要加强协同创新,针对益生菌产业链关键薄弱环节,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快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南方+记者 吴雅楠 实习生 王妍程
【作者】 吴雅楠
广东健康头条
相关知识
肠道菌群失调症
肠道菌群紊乱:或不仅影响消化,还与四种疾病有关,如何改善?
肠道菌群失调平时饮食如何调节?
肠道问题是如何影响皮肤健康的?——肠道菌群失调和肠漏
肠道菌群失衡的症状、原因和自然改善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膳食营养素与肥胖相关疾病的桥梁
Nature:还敢节食减肥吗?节食会打破肠道菌群平衡,增加致病菌
@所有人:十种科学调节肠道菌群的方式一定要知道
谷物调节肠道菌群,促进代谢健康
肠道菌群与婴幼儿免疫发育之间的关系
网址: 超50种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衡相关!专家教你如何调节 https://m.trfsz.com/newsview474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