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布了《重庆市2023年度居民健康状况报告》。这份报告不仅为我们展现了2023年重庆市居民的健康状况,还揭示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健康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共报告肿瘤死亡病例56206例,死亡率高达177.79/10万。其中,肺癌的发病率在各类肿瘤中名列前茅,成为众多家庭关注的健康隐患。
报告还显示,2023年末,重庆市的常住人口达3191.43万,较2022年减少了21.91万。出生人口为17.88万,下降幅度达到1.32万,出生率为5.58‰,这让人对未来的人口结构感到忧虑。人口自然增长率竟然为-3.32‰,这样的下降趋势或将影响城市的各项社会服务。在性别比方面,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为108.43,这一数据再次引发了对于性别偏好的深思。
在死亡原因方面,慢性病可谓是主要的“杀手”,占据了87.63%的死亡比例。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合计占据了死亡病例的64.91%。心脑血管疾病的粗死亡率高达314.88/10万,反馈出这一类疾病在居民健康管理上的严重挑战。同时,肺癌、慢阻肺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病也在死亡排名中居于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市逐渐提升的医疗服务水平令人鼓舞。《报告》中提到,2023年医疗卫生机构数量达23389个,较上一年增加1128家,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人数也在稳步上升。这一进展为提高居民健康保存了基础。但在此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医疗资源,提高疾病预防能力仍然迫在眉睫。
随着儿童健康管理和免疫接种率的提高,我市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了97.6%。不过,对于7岁以下儿童的健康管理率也仅为95%,说明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此外,0至6岁儿童的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虽然也达到95%,但面对青少年的视力不良和肥胖问题,家长和学校需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
关于养老服务,《报告》指出,重庆市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设置助餐点、助浴点等获得显著进展。与此同时,农村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工程的推进也为这部分人群的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支持。基础养老金的增幅相对较小,但普惠养老服务价格标准的制定,使老年人能够享受到较低于市场价的服务,值得鼓励。
而在健康教育方面,重庆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31.77%,城市高于农村,显示出健康知识普及的必要性。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体中,15至24岁的人群健康素养水平高达63.37%。累计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的有效措施,有望减少未来慢性病的发生。
2023年重庆市的居民健康状况报告,是对整个医疗健康体系的一次全面检阅。面对肿瘤及慢性病的高发,城市需要在医疗资源的分配、健康教育的改善以及养老服务的优化上,继续深耕细作,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市民。未来如何在健康方面进行有效的攻坚,值得我们共同关注。整体来看,要想提升重庆市民的健康水平,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需共同努力,以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