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体育是满足家庭成员实现体育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加强家校合作是推动形成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锻炼习惯的重要举措。
发挥家庭体育的作用,家长首先要真正树立起“健康第一”的理念,认识到体育不仅能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同样还具有提高学习效率、缓解学习压力等多方面的功能。同时,家长既要以身作则,带领和引导孩子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体育锻炼知识。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培养青少年运动能力、健康素养的基石。而家庭是习惯养成的第一课堂,家庭体育对孩子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至关重要。家长应该引导孩子逐步形成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行为、讲科学的体育锻炼方式、重安全的体育锻炼意识等,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中,逐渐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家庭的体育陪伴也是亲子陪伴的重要内容。家长应该认识到,体育锻炼不仅能健身,还能健心。体育运动在促进青少年稳定心理情绪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亲子共同参与体育锻炼能够刺激大脑分泌内啡肽、多巴胺等“快乐激素”,从而排解内在压力和负面情绪,有助控制冲动、稳定情绪、提升愉悦感,增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亲子共同参与体育锻炼,家长能够帮助孩子设定锻炼目标,孩子通过自我挑战、克服困难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提升自信感,获取积极情绪价值。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体育锻炼方面,家庭尤其不能缺位。家长要提高对体育育人价值的认识,用好家庭体育小场域、小陪伴,去编织出青少年成长的温暖园地,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来源:运城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知识
父母引导孩子养成这5个好习惯,可受益终身
中小学体育课培养贯穿终生的锻炼习惯
如何引导孩子养成健康饮食习惯?推荐五大策略
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让孩子受益一生
观念有转变,健身成习惯——让运动陪伴孩子成长(下)
家庭教育七大法则:构建健康亲子关系,引领孩子迈向成功
数字时代的家庭教育挑战与机遇: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养成这6个生活习惯,让你的孩子更优秀!(转给孩子及所有家长)
孩子应该养成哪些健康习惯
心学问教育咨询,家庭教育的健康理念:培养孩子的健康生活方式与习惯
网址: 家校合育引导孩子养成锻炼习惯 https://m.trfsz.com/newsview482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