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脑开心快乐的动作!
本期推送,我们接着谈谈与身心健康有关的脑适能和体适能训练问题。
参与锻炼身体,不一定可以保证身心健康。我们还需要其他良好生活方式各个层面的配合。例如,科学健身,充足睡眠,合理饮食,积极心态,努力工作,相应的健康知识与医学常识,这些都是保证健康必不可少的因素。
正常脑功能与良好生活方式的各个因素之间,是互为因果的。体育锻炼只是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不是唯一环节。
现在来看看下面几个与身心健康有关的,相互“重叠的”,或相互影响的4个重要概念:
第一,Health(身体健康),“健康”表现的基础或基本阶段。在这个基础阶段,我们没有妨碍肢体练习或运动的身体病痛、过去的运动损伤已经基本康复,没有严重慢性病或“亚健康”症状,我们同时还拥有适当的体育运动模式(例如,合理的身体锻炼方式,方法,频率,时间长度,运动强度)或锻炼习惯。《美国运动医学学会运动指南》曾经将每周参与体育运动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做中等强度的健康人群称之为“运动人群”。在缺少基本健康体格的情况下,进行不恰当或不科学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不但不能达到锻炼效果,还容易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和心理压力。所以身体锻炼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和专业人员,保证“身体健康”这一个基本要求。
第二, Wellness(或者是Physical-mental wellbeing,身体精神健康或心理状态) 是我们处在健康阶段的另外一个层次,也有人称之为 “身体舒适”或“康健”。Wellness可以保证我们渴望的健康状况持续发展下去、慢性病不复发、拥有强大的免疫系统,有强烈的锻炼身体动机和目标,时刻享受锻炼身体的过程。这样我们才可能持续地和集中注意力地进行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锻炼。进一步说,“身体精神健康”或“身体舒适”(wellbeing) 是那种我们不愿意放弃体育锻炼的一种身体感觉和愉悦心态,是运动和健康带来的一种最佳身心状态,是参与体育运动的内在动机。这是一种处在健康状态的体验或自我感觉。
第三,Fitness (或者Physical & neural fitness,体适能和脑适能) 。有了持续的和有保障的健康水平和“身体舒适”体验外,我们就可以开始系统的和有目标的运动锻炼或体能训练。令人高兴的是,我们现在有知识,有能力,有动机,有条件,和有计划地开始以前从未参与过的或生疏了的身体训练。我们的体型和体态会反映实际训练进度。我们还可以更加有目的地参与某个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或者针对我们身体素质或脑功能某个“弱点”进行训练(例如,动作速度,反应速度,动作准确性,力量,耐力,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记忆力,注意力,自信心)。除此之外,我们应注意到自我感觉有多棒!
第四,Performance (行为表现或结果)。到了这理想的一步,尤其是获得良好的行为表现或成绩,我们已经达到我们训练的“预定目标”,即,我们增强了体质或/和提高了运动表现和成绩,学会了怎样“自学”动作技能和鼓励“自学”能力的发展。好的心智和行为表现是一笔人生财富!我们达到了自己设定的目标,现在我们会不断学习,会帮助我们自己长期地保持在这个阶段并迈向新目标,达到一些我们过去可能想都没想过的健康水平,运动水平和竞技目标!不断学习动作技能和提高身心健康,就是我们脑适能理论延伸的另外一个新的关键概念,“学适能”(学习和适应能力)。学习和适应能力是需要我们学习去获得的能力,是脑功能健康的表现。
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尤其是对那些“运动人群”来说,保持在Fitness体适能和脑适能阶段,是一个终生努力的过程和目标。虽然随着年龄增长,环境的变化,工作性质的改变,我们很多人和在很大程度上,会失去一些动作能力或大脑功能。例如,我们走路速度越来越慢,行动越来越不灵活,身体越来越容易疲劳,上楼梯时膝关节不适的情况发生得越来越频繁,练习次数越来越多才能掌握一个技能,注意力和记忆力越来越差。但失去的能力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和这么快。我们是可以降低这些退化的程度和速度的!
在失去一些基本的大脑或身体功能的同时,我们也会在其他方面得到收获(例如,健身经验,科学知识,动机或信念,积极心态,友情友谊),使得我们仍然保持上升姿态。事实上,越来越多科学证据表明,随着年龄增加而来的大脑和身体功能衰退或老化,很大程度上可能是表面的,是可以克服的。大脑功能衰退的本质原因应该是缺少“运用”(用or 废,“用进废退”的道理)。经常使用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克服“懒惰”心理或行为,才是关键。通过适当方式和科学的体适能和脑适能锻炼,我们的好些技能和特点常常可以被重新获得甚至变得更好。
脑适能训练运用“动作控制-皮层功能”连接的原理,控制并减少压力对人体的影响。脑适能训练就是要减少压力,并阻止其发展成为我们身心健康真正的威胁。
记住: 通往身心健康的道路:强化脑适能,提升体适能!
下一期的推送,我们继续探讨身心健康的问题。
文/严进洪
脑适能创始人
精 彩 课 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