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中医养生千万法,防病的核心其实就这7点

中医养生千万法,防病的核心其实就这7点

提到中医养生,很多人会想到长辈朋友圈里不断涌现的养生文章或书店里随处可见的养生书籍。虽然养生方法千差万别,但中医养生的核心其实就是几句简单的话。具体的养生方法只是为了实现最终目标,而最终目标就是在向正确的方向努力。那么,养生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呢?以下是七个关键点:

1、外避邪气:《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其中提出的“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被视为健康长寿不可或缺的条件。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需要时刻注意虚邪和贼风的侵袭,并在适当的时候采取措施进行避免。张景岳将这种避免虚邪贼风的方法称为“治外之道”,强调了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内养正气:心神健旺是身体健康的基石,只有心神健康,五脏六腑以及所有的组织、器官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身体才能保持健康,寿命才能延长。为了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人们可以通过自我锻炼来内养正气。五禽戏、太极拳、气功等都是非常有效的锻炼方式,它们通过调整呼吸、运动身体、调节心态等多种方式,来促进身体的健康。五禽戏是一种传统的健身方式,通过模仿鸟兽的动作,来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性。太极拳则是一种内功修炼的方式,通过缓慢的动作来调节呼吸、平衡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气功是一种通过调整呼吸和意念来调节身体的健康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平衡身体的能量,增强身体的免疫力,缓解压力和疲劳。通过这些自我锻炼的方式,人们可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延长寿命,同时也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健康长寿带来的美好生活。

3、节制饮食:在中华传统医学中,饮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内经》中提出“食饮有节”的观念,强调适量饮食的重要性。这里的“节”指的是节制、适量为宜。如果没有节制,就会导致疾病。《素问·痹论》中也有类似的描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这意味着当饮食以倍量增加或暴饮暴食时,就会发生腹胀、呕恶等消化道疾病。因此,我们应该遵循“食饮有节”的原则,保持适量饮食,以维持身体健康。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饮食的质量,选择新鲜、健康、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过度油腻、高糖、高盐等不健康的食物,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4、劳逸结合:《易传·录》中所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意味着人体需要外界的刺激来激发自身的能量,才能保持健康的心身。这种刺激来源于充分的劳作,只有通过不断的劳动才能使身体得到锻炼和强化。但是,这种劳作也需要有自我节制的原则。在劳作的时候,我们需要让身体的运动系统得到充分的刺激和兴奋,而不是过度疲劳。因此,我们需要在劳作时掌握适度的强度和时间,以免过度消耗身体的能量和精力。同时,我们也需要在劳作之余,给予身体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时间,以便更好地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5、起居有常:起居有常是中国古代养生学的重要范畴,是强身延年的重要途径。起居有常不仅仅是简单的作息时间表,它还包括了一系列的养生方法和技巧。其中,作息有时间是起居有常的基础,合理的作息时间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和调整。活动有节则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适度运动,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造成的身体损伤。劳逸适度则是指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休息,保持身心的平衡。顺应天时则是指在不同的季节和天气变化中,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如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冬季要注意保暖防寒等。

6、德全不危:《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德全不危,即养生之道完备而无偏颇。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只有在德行完美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身体健康和长寿。因此,养生之道的基础是德行,只有在德行完备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身体健康和长寿。

7、和于术数:所谓“和于术数”,就是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如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不过度劳累等。

养生就是以上这些要点,你掌握了吗?

相关知识

中医养生核心的20个字,也是防病的关键
自然疗法的核心技术
没想到,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就有了中医养生的内容
中医的养生理论和防病看法
长寿健康7要点 中医教你如何养生
孙艺珍、宋慧乔、全智贤,这些韩国女星的保养经其实也就这几点!
其实中国中医的心理学才是最究竟的
【健康】收好这份疾病“时间预警表”!千万别大意!
​中医养生助长寿的7个方法
国内本土新增病例7天破2万!核酸采样、精准防控该怎样布局

网址: 中医养生千万法,防病的核心其实就这7点 https://m.trfsz.com/newsview489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