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研究洞见】政策如何加速健康产业创新?

【研究洞见】政策如何加速健康产业创新?

该系列短文,主要发表关于健康产业创新的各种观点。

文|廖敏佳

研究洞见|健康产业创新思考

创新是经济进步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企业和国家塑造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医疗健康领域,医学创新促进人类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从而为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近年来,中国健康产业创新正在步入一个新阶段。技术和非技术类创新将继续改善人们获得医疗服务的质量和便利性,并降低医疗成本。基因测序、细胞疗法、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的蓬勃发展正在改变医疗服务的提供。远程医疗为基层和边远地区的医疗机构赋能,提升医疗可及性。“医疗特区”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多层次的选择。

中国健康产业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国民收入水平提高)、技术进步(生物技术、数字智能技术)、危机(COVID-19大流行)、政策(以健康为中心、价值医疗导向)等多个要素的协同演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政策在引导健康产业创新方向、塑造总体创新格局方面发挥着重要而直接的作用。

过往的经验显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同时具备战略性和动态性,那么,如何在当下的环境中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确保健康产业可持续的长期发展?刺激健康产业创新有效的政策是什么?在本文中,作者讨论了中国健康产业创新的优势和机遇,前景和未来,以及一些促进创新的主要政策工具,拟为健康产业创新政策的设计提供一些思路。

1

中国健康产业创新

的优势和机遇

中国健康产业创新有三组重要的潜在优势和机遇,可能形成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第一,宽泛的技术能力。技术是创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新技术孵化出新的产品设计概念、新服务,改造提升传统产品和服务。中国医疗健康企业拥有宽范的技术能力,不仅包括基因测序、基因编辑、细胞疗法、IVD体外检测诊断、手术机器人、传感器等医疗相关技术,还涉及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云计算、物联网、自动化等通用技术。一个领域内的技术创新往往是不同类型技术结合或重新组合的结果,宽泛的技术能力为中国健康产业创新提供了基础。

第二,社会经济发展促使新需求出现或原先的需求发生转变。首先,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与医疗健康领域息息相关,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老龄人口,2019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达到2.54亿,到2040年,预计这个数字将达到4.02亿,约占人口的28%,超过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人口总数(数据来源:WHO)。人口结构的变化给医疗健康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随着老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其对医疗健康(如慢性病预防与治疗)和社会护理系统的需求也将不断飙升。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部分高收入群体的需求由以前的基本医疗服务转向消费性医疗和高端医疗服务。这些新需求的出现和需求的转变,均为创新带来良好的外部条件。

第三,较为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健康产业的创新生态系统已初具雏形。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参与者包括各类医疗机构、企业、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和监管机构等,参与者之间协同合作,共同创造价值。参与者之间的协同合作加速了创新的传播和扩散,从而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

2

中国健康产业创新

的前景和未来

健康产业创新的最终目标是提升整个医疗卫生系统的效率和效果,包括确保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提升医疗质量和控制成本。在中国,新技术和新医疗健康服务模式仍有很大的创新空间,新技术创新侧重于在重大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开发新的药品、医疗仪器和设备等,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创新是指日常医疗健康服务过程中的流程开发和应用。由于基础科学发展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无法预测新技术的长期发展轨迹,但是,以下三个创新趋势比较清晰:

第一,中国将成为世界医疗健康产业的创新源泉。在一些领域,中国企业研已开发出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产品,并将逐步走向国际市场。例如,在生物制药领域,创新正在向价值链的上方移动,由以往的原料药、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向基因测序、细胞免疫疗法等方向发展。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抗体偶联药物(ADC)、CAR-T、MET靶向治疗、多靶标药物等创新药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第二,数字智能技术正在改变医学研究和医疗健康服务提供的方式,这一浪潮在未来仍将持续。中国的医疗机构和企业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浪潮,利用数字智能技术提升自身竞争力。在领先的医疗机构,应用AI、物联网等技术开展远程医疗,提高了医疗可及性;在疾病诊断领域,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应用让诊断更精确、更高效;在生物制药领域,AI药物开发平台极大的提高了药物研发的效率。数字智能技术仍然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技术的改进,数字化浪潮将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解决方案。

第三,基于社区和家庭的综合健康服务模式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以健康为中心”、“治疗疾病转向促进健康”的观点已成为共识,然而,个体健康与社区环境、生活方式、健康行为、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社区与家庭支持对于改善健康结果和降低成本至关重要。建设基于社区的综合健康服务系统,并促进医疗健康数据在系统中的流通,有利于提高医疗健康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效果。

3

政策在健康产业

创新中的重要性

政策在引导产业创新方向,塑造健康产业总体创新格局方面发挥着重要而直接的作用。下文将讨论一些主要的创新政策杠杆。

一是支持健康产业上游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本文中的上游领域指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生产,这些技术可以产生广泛而持久的知识溢出,是产业创新网络中重要的技术节点。健康产业的创新强烈地依赖于基础科学研究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具动态性,长期来看我们无法预测哪个领域的科学技术将在何时取得突破,但是政府可以通过资助医学科研机构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建立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来确定优先事项,引导和塑造创新的方向。

二是通过政府采购、优化价格形成机制等方式鼓励特定创新技术的应用。一般来说,创新技术在发展的早期阶段,通常伴随着较大的开发风险,而且生产规模较小、应用成本较高,企业在决定是否持续投资时会犹豫不决。此时,政府可以通过直接采购、优化价格形成机制等方式,帮助企业实现盈利,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从而促进健康产业的创新进程。

三是构建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传统的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本质上是构造在广泛的供应方与用户互动的机制上,创新不仅仅由供应方提供,而是由一系列相关的参与者共同完成。例如,医疗器械的创新可能来自于医生用户和合作伙伴,医疗器械企业从医生那获得产品的关键信息,从科技公司获得数字智能技术,并将其产业化。因此,鼓励利益相关方之间进行协作和价值共创,帮助不同利益相关方克服集体行动中的障碍,是推动创新的有效手段。政府在构建创新网络、促进创新协作机制的形成、促进基本要素(知识、技术、人才、数据等)在系统中的流通、提升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增加创新人才供应、知识产权等政策来刺激创新。然而,国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将重点资源分配给创新网络的核心节点,加强必要的国际合作,才能更有效的发挥政策工具的杠杆效应,引导和促进健康产业朝着未来期望的目标方向发展。

本期栏目:研究洞见-健康产业创新思考

作者:廖敏佳

#转载合作,请添加小助手微信:CHIP_A

#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admin@chip-academy.org

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

创奇健康研究院是一个帮助健康行业价值创新和领导者持续成长的平台。通过连接政策制度、技术发展、商业模式,推动产业、学术、政府、投资和媒体的深度交流学习。研究院受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

以下视频来源于

创奇健康研究院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 点击观看创奇健康研究院宣传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三季度健康消费指数发布,政、产、研专家把脉医健产业发展创新
北戴河新区:政策赋能 多核驱动 跑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加速度”
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
政策加码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迎信息化风口
我国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全面“二孩”政策下孕产妇健康管理对策研究
36氪研究院|2023年中国功能性食品行业洞察报告
资讯:三孩政策催生儿童健康新市场:康芝药业优化项目布局 创新研发进入收获期
聚焦数字健康丨数字化加速赋能,如何打造医疗健康产业转型新高地?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强化药品科技创新支撑”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网址: 【研究洞见】政策如何加速健康产业创新? https://m.trfsz.com/newsview491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