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什么是"互联网+医疗健康"

什么是"互联网+医疗健康"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经过各方努力,目前全国1463个县市已启动公立医院的改革,占7成以上。其中,13省份已覆盖全部县市,一共有3297家县级公立医院启动改革,将近8成,其中8省份已全部覆盖,城市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到100个。其中61个城市已出台实施方案,164家城市公立医院已启动改革。

在破除以药补医方面,3077家县级公立医院,446家城市公立医院已取消全部药品加成,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四川、陕西、宁夏等7省份已在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各级通过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专家政府投入以及医院节约运行成本等综合措施,来推动构建科学补偿的机制。比如,福建省三明市通过降低药价趋高的费用,来分布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确保财政投入到位,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合理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的价值。实现医生的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以承受,群众整体负担不增加的效果。

在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方面,各地正在研究制定新一轮的药品集中采购方案,并且按照要求,将会在今年11月下旬统一实施。比如,青海省将公立医院的全部药品、医用耗材纳入省级集中采购范围,有效降低了药品耗材的采购价格,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留出了空间。

在人事分配方面,各试点地区在推行定档定编不固定,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比如,海南省允许县级公立医院以校园招聘的方式招聘应届毕业生,以考核招聘方式招聘主治医生职称以上的专业人员。

在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方面,各地普遍在医保总额的控制基础上,推进按照病种、人头、服务单位和床日等支付方式的改革。

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方面,各地科学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并且及时向社会公开,通过组建医疗联合体托管院办、院管等信息,促进医疗资源组合,强化基层服务能力。

在分级诊疗方面,各地通过提升基层水平、创新服务模式、基本医保引导、价格杠杆调解等方式推动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引导形成合理的就医秩序。

据了解到,下一步,国家卫计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全力推进各项重点改革任务。目标任务是,今年10月底前,在全国全面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12月底前,在100个试点城市全面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的试点合格,最终建立起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的就医格局。

二、卫计委首次定义"互联网+医疗健康"

2015年8月6日,“2015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两岸四地电子健康论坛”在苏州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常务副会长孟群以“我国卫生统计和信息化建设——融合、创新、发展”为题发表了演讲,在演讲中首次定义了“互联网+医疗健康”和“医疗健康+互联网”,并从顶层设计的层面阐述和规划了“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实施路径及方法。

-什么是“互联网+医疗健康”?-

  互联网的发展和中国网民和手机网民规模的发展是“互联网+”,特别是“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基础。在这一大背景下,孟群主任对于“互联网+医疗健康”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互联网+医疗健康”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包括通讯/移动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与传统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业态的总称。
  “互联网+医疗健康”。在四大驱动力之下将以更快的速度和成熟的效果进一步发展。
  从需求驱动来看,人口老龄化、慢性病防控形势严峻、健康管理意识增强,是日渐清晰的刚性内需。
  从政策驱动来看,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推进远程医疗/分级诊疗、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促进社会办医,每一项都对原有体系和习惯提出了挑战,需要有更佳创新的模式满足其具体要求。
  技术驱动是一切发展的核心基础和启动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发展、传感器技术使终端更智能化、移动互联网日益普及、3D打印和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将为“互联网+医疗健康”带来足以满足需求的技术实现手段。
  特别要强调的是,“互联网+”的热潮让更多资本进入医疗健康产业,带来了新的理念、大量的资金,以及创新的应用场景。这其中包括:BAT、苹果、谷歌、通讯运营商,甚至地产公司。
  孟群主任表示,“互联网+医疗健康”应是以人为中心的闭环健康管理。通过“健康管理→自诊与用药→挂号导诊→候诊→检查诊断→治疗→缴费取药→慢病及康复管理”这一流程实现闭环。
  面对当前医疗健康所出现的难点,诸如:就医方式、就医体验、购药环节、康复脱节、医保控费等环节,“互联网+医疗健康”将提供诸多解决办法,并实现更好的流程和体验。
  关于“互联网+医疗健康”将重塑医疗健康生态圈的问题,孟群主任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给出了发展路径。未来将通过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以三大数据哭,即:电子病历数据库、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全员人口数据库为底层支撑,延伸出各条线的落地应用,实现“推进分级诊疗、方便就诊看病、降低医疗费用、实现健康管理”的总目标。
       对于当下的一些应用和模式到底是“互联网+医疗健康”还是“医疗健康+互联网”的争论一直都存在。孟群主任表示,如果从“医疗健康+互联网”的角度思考,那么就要紧紧抓住“角色与诉求”的核心,要抓住“需求导向”这一路径。
  孟群主任在演讲中详细列举了不同角色的相关诉求。患者诉求是:便捷就医、健康管理、个性化诊疗;医生的诉求是:提升自我、体现价值、多点执业、个性化服务;医院的诉求是:优质服务、提高效率、缓解矛盾;医保的诉求是:信息共享、控制费用;药企的诉求是:药品研发、精准营销;政府的诉求是:市场准入、行业监管、产业发展。未来将围绕这些诉求,通过综合管理、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品管理、计划生育等方面综合满足需求,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实现全社会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孟群主任还特别强调了“新硬件时代”即将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革。聚焦到医疗行业,手术机器人、智能药丸、3D打印、健康管家等产品将会带来新的体验与模式。
  孟群主任最后总结道:未来的医疗健康产业将围绕融合、创新、发展的主题快速发展。图文来源e医疗。

相关知识

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内容是什么
“互联网+医疗健康”为我们带来什么
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报告
十大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
“互联网+医疗健康”,数字医疗护航全民健康
互联网+推老年医疗健康“快步走”
中国互联网健康医疗发展报告(2019)
宁夏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
移动医疗与互联网相结合初探
互联网助力医疗健康创新的邵医实践

网址: 什么是"互联网+医疗健康" https://m.trfsz.com/newsview491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