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让“养老”更“颐老”|西罗园街道养老联合体共创养老新时代

让“养老”更“颐老”|西罗园街道养老联合体共创养老新时代

西罗园街道常住人口约11.82万,是丰台区常住人口数量最多的街道,老年人口占比26.6%,失能失智、独居、特困等特殊群体老年人占比更是高达11%,辖区已进入中度至重度老龄化。为有效提升养老服务水平,2015年,西罗园街道养老照料中心正式落地。截至2024年,已升级改造成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作为枢纽型养老服务综合体,统筹调度辖区内2家养老照料中心、5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和21家社区助餐点(含11家社会餐饮企业)等60多个养老联合体单位,实现社区餐厅、老年学堂等五大功能,提供综合性、普惠性、专业化养老服务。网格化的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群体织起一张密实的关爱之网,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有温度、有质感的晚年生活。

“一站式”养老 颐养无忧岁月

“太阳出来我爬山坡,爬到山顶我想唱歌······”又到了“老年学堂”每月“歌友会”的时间。只见一群头发花白却精神抖擞的老人们,整整齐齐地围坐在长桌前。长桌前方,站着一位身着整洁医护制服的工作人员,她面带微笑,耐心地进行教课,大家一边唱歌,一边做着手势动作,歌声与欢笑声交织在一起。“老年学堂总面积684.37平方米,每天都会开展各种活动,扎染、多肉种植、捞鱼、抢纸条······让每个老年人都能找到精神寄托和慰藉。”西罗园养老照料中心院长于宏介绍道。

在老年学堂的两侧便是托养服务中心,面积为786.05平方米,共有50多个房间,现有100多位机构托养老人入住,这里的老人最年长的97岁,平均年龄也有80多岁。

沿着指示牌往里走,记者看到,所有房间均配备生活家具、空调、呼吸面罩、紧急呼叫等设备,有独立的卫生间、洗澡椅、安全扶手等设施。托养服务中心还配备了30余名护理员,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地为老人提供服务,悉心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此外,中心还为托养老人接入了小度智慧终端设备,为老人提供智慧照护、信息化健康监测服务,护理员每进行一项服务都要进行打卡,民政局可以随时监测到开展服务的情况。走廊的墙上挂满了锦旗,写着“亲人般的关怀”又或是“细心周到情暖人心”,这些锦旗诉说着老人及其家属对托养服务中心的高度认可与赞扬。

“我今年90岁了,在这里已经住了六年,每天有人准时把饭送到屋里,定时打扫卫生、清洗衣物,医护人员随叫随到,我觉得很方便。”唐阿姨高兴地说。

“补给式”养老 让老年人“医食”无忧

在托养服务中心的正对面有一处平房,推开门,一股浓厚的艾灸气息扑鼻而来。原来是社区里的珍珠阿姨来医养服务区进行手诊,“我来这治疗有一段时间了,工作人员每次都特别细心地询问我的情况,根据我的反馈调整治疗方案,身体状况也有了明显改善,我心里很是感激。” 70多岁的珍珠阿姨说道。

医养服务区面积为173.12平方米,配备了康养多功能舱、高潜能仪、共振仪、氢气机、热力桶、艾灸椅等理疗仪器,为社区老人提供中医保健、健康体检等服务。服务区常备AED、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设备和常用急救药品,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救治情况。不仅如此,养老照料中心还与附近的丰台中康中西医结合医院、丰台右安门医院签订了医疗合作协议,定期邀请医生、专家学者到中心开展免费义诊、健康养生讲座等公益活动。

除了在医疗、住宿上为老年人提供保障,在“吃”上西罗园社区也是下足了功夫。社区里的老年餐厅成为老人们每天的“打卡”之地,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炒蒜薹、炒青菜······餐台前摆满了各式各样12种菜系。“老年餐厅提供一日三餐,每天都会有不同的食谱,荤素搭配,让老年人吃得开心、吃得满足。”于宏院长说道。老年餐厅面积共有226.62平方米,空间宽敞明亮,餐厅内摆了50张桌子,可同时容纳百余人进餐。午后的阳光洒进餐厅,老人们围坐在桌前,一边品尝着佳肴,一边愉快地交谈,餐厅内充满了欢声笑语。

“夕乐园”智慧化养老让“治理”更“智理”

西罗园街道按照“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的全新工作思路,推出“夕乐园”智慧养联体服务平台,旨在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共同建立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医、护、康、养精准养老服务体系,整合区域内养老服务资源,打造集供需对接、服务商管理、服务调度和质量控制等场景的智慧养老街区,实现街道老人群体的养老服务全覆盖。

掌上“易点通”是西罗园街道开发的一款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小程序,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功能板块,具有卫生清洁、上门理发、健康指导等特色服务,同时还具备不同的登录模式,长者只需轻点“老人端”,无论是预订上门的康复护理、家政清洁,还是日常采买、订餐等生活服务,操作都极为简单。而子女们则可通过 “亲属端”,远程为父母下单所需服务项目,实时关注订单进度与服务反馈。一旦下单成功,服务人员便会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上门服务,真正搭建起了一座连接家庭与服务资源的智能桥梁,让养老生活变得更加从容有序、安心无忧。街道志愿者每周通过小程序“志愿者端”开展线上视频探访服务,对老人进行打卡问候,记录需求,帮助独居、空巢、留守、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解决居家养老实际问题,预防和减少老人居家时的安全风险。

“小门磁,大智慧” 西罗园街道为辖区内的196户独居、空巢老人家中安装门磁设备。智能门磁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门的开关状态并及时反馈老人的出入情况,并与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相联,发生异常状态时,后台可实时反馈,通知工作人员紧急上门。西罗园街道还为老年人设置了SOS报警器、跌倒报警器和无线智能呼叫器,若老人在家中遇到煤气泄漏、火情等紧急情况时可按下SOS进行一键报警;老人跌倒或久坐不起,跌倒报警器指示灯变红,并向平台进行预警;无线智能呼叫器方便老人随身携带,清晰的一键式按钮设计让助餐、上门家政等服务“一键到家”。智能化设备为老人的居家安全保驾护航,让远在外地的子女安心,也让老人们在独自生活时多了一份稳稳的保障与浓浓的关怀。

“每天我都会到养老照料中心查看老人们的生活状态,衣物是否清洗了、饮食是否合口味、身体有无不适症状等等,我深知老人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保障,更渴望精神上的关怀与陪伴,所以我会和他们聊聊家常,倾听他们过去的故事,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尊重,能拥有安心、舒心且温馨的生活。”于院长说道。办公桌上的工作牌上写着“歇歇脚、聊聊天、喝口水、解内急、防走失、助老包”十八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近年来,丰台区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共9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已完成建设。已备案运营养老机构51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01家,养老家庭照护床位860张。预计今年将完成11个区域街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发展培育养老助餐点228个,实现26个街镇全覆盖,服务超过329个社区(村)。西罗园街道养老联合体是养老工程体系中一个有力的缩影,未来,丰台区还将持续打造街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预计于2025年实现全区26个街镇全覆盖。充分发挥街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统筹作用,调动区域养老服务单位的资源,将专业服务向居家和社区延伸,让幸福养老在家门口“落地开花”。

来源 丰台时报

记者 张元培 摄影 赵自谦

实习编辑 高帆

审核 肖媛

相关知识

深圳养老公寓
健康养老:新时代下的颐养天年新理念
黄山·龙骏家园养生养老健康社区 父母新的启程
慈善+养老!顺德专业医康养落地社区,助长者无忧养老
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让老年生活更有品质
医养结合典型案例征集|康复赋能养老,让“养老”变“享老”
深观察|“养老”如何变“享老”,泰康之家的创新路径
秋冬颐养,健康相伴,老年人注意养生哟~
社区养老,让老人乐享幸福生活

网址: 让“养老”更“颐老”|西罗园街道养老联合体共创养老新时代 https://m.trfsz.com/newsview492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