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健康屋】“药”让你知道|安眠药的那些事儿

【健康屋】“药”让你知道|安眠药的那些事儿

图片

夜深人静,眼睛还是瞪得像铜铃。望着床头的安眠药,到底吃还是不吃呢?不吃睡不着,吃了怕停不了,越来越纠结,纠结了更睡不着…….

人们往往谈“安眠药”色变,担心安眠药会“上瘾”。确实,安眠药是一把“双刃剑”,服药不规律或者自行停药这些错误行为,反而容易导致睡眠问题反反复复,逐渐加重安眠药滥用或依赖。

如何科学规范使用安眠药?有请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王芮,和你聊聊安眠药的那些事儿。

认识安眠药物

苯二氮卓类(BZDs)

艾司唑仑、三唑仑、地西泮、阿普唑仑、劳拉西泮、氯硝西泮等。

图片

特点:增加总睡眠时间,缩短入睡潜伏期,减少夜间觉醒频率。此类药除了有镇静作用外,还有抗焦虑作用,在改善失眠症状方面为国内外各大指南所推荐。

代表药物比较:

地西泮:镇静效应相对较弱,半衰期比较长,成瘾性也相对大,主要用于抗焦虑;

艾司唑仑:口服吸收快,更适合用于入睡困难患者;

阿普唑仑:抗焦虑最好,尤其适合用于睡眠维持时间短(早醒)者;

氯硝西泮:镇静作用强,尤适用于顽固性失眠。

非苯二氮卓类(NBZDs)

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唑吡坦、扎来普隆

特点:该类药物半衰期短,对正常睡眠结构破坏较少,与苯二氮卓类相比产生药物依赖性的风险低,一般不易导致日间困倦,主要用于入睡障碍、偶发性失眠者,对于睡眠维持时间短(早醒)者则效果不佳。

非苯二氮卓类药物特点比较

图片

其他类

其他类: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类药以及中成药等。

安眠药特点一览表 

图片

安眠药使用原则

个体化

小剂量开始给药,一旦达到有效剂量后不轻易调整药物剂量。

按需、间断、足量

按需服药:

※ 预期入睡困难时,在上床前5-10分钟服用;

※ 上床30分钟后仍不能入睡时服用;

※ 比通常起床时间提前≥5小时醒来,且无法再次入睡时,可服用半衰期短的药物;

※ 当第2天日间有重要工作或事情时,可于睡前服用。

间断服药:每周服药3-5天,而不是连续每晚用药。

疗程:

※ 短于4周的药物干预可选择连续治疗;

※ 超过4周的药物干预需要每个月定期评估,每6个月或旧病复发时,需对患者睡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 必要时变更治疗方案,或根据患者的睡眠改善状况,适时采用间歇治疗。

安眠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1

不宜长期服用

常用的安眠药几乎都具有潜在的成瘾风险,即使成瘾性较小的非苯二氮卓类安眠药,如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形成药物依赖的例子也不少见。因此,服用安眠药一个月以上时,需要及时到医院评估用药风险,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尤其注意不能自行加药。

2

 长期服用安眠药后,不宜突然停药

服用4周以上,睡眠改善后,可遵医嘱逐渐减少剂量。需要避免突然停药而出现撤药反应(症状反弹、烦躁不安,以及心慌、胸闷、手抖等)。

3

饮酒后不可再服用安眠药

酒精进入大脑后作用于苯二氮卓类受体,与安眠药协同作用,抑制大脑呼吸中枢,存在极高的安全风险。酒精会破坏睡眠的结构及情绪稳定性,存在成瘾风险,因而饮酒助眠不可取。

哪些人群不适合服用安眠药物

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重症肌无力患者、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从事驾驶工作者都不宜服用镇静安眠药物治疗。对于这些特殊人群,我们建议首选非药物疗法,其次再考虑药物疗法。

安眠药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乖巧的小白兔。大家了解安眠药的使用原则和用药注意事项后,也务必要遵照专业医生的指导服药,才能既有效又安全。

来源:健康江苏

相关知识

关于睡眠,你该知道的那些事
关于新生儿睡眠 你不得不知道的那些事
青少年开始依赖安眠药
关于减肥药的那些事儿
中药药性揭秘:你知道这些草药的神奇功效吗?
中药养生记:我与中药的那些事儿
哺乳期安全用药,你知道吗?
你知道有哪些小儿益智中药
孕期失眠能服安眠药吗?
宝宝那些事之婴儿安全睡眠(1)“安全睡眠姿势”

网址: 【健康屋】“药”让你知道|安眠药的那些事儿 https://m.trfsz.com/newsview498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