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一类涉及心脏或血管的疾病,是一种综合性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常见危险因素有年龄和性别、饮食因素、遗传因素、肥胖、吸烟、饮酒、情绪因素、血脂异常、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高血压等。具体如下:
1、年龄和性别:临床中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尤其49岁以后,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因雌激素的作用可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女性发病率较男性低。年龄和性别是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
2、饮食因素:进食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饮食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营养过度会引起肥胖、高脂血症等,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肌耗氧量等。
3、遗传因素:有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家族史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会增加,常染色体此案性遗传所致的血脂异常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等风险。
4、肥胖:肥胖者会引起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增高,常伴有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及糖尿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吸烟:吸烟者动脉壁内氧合不足,内膜下层脂肪酸合成增多,前列腺素释放减少,容易引起血小板黏附聚集,而且还会引起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增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烟草中含有尼古丁,会引起动脉痉挛及心肌损伤。
6、饮酒:喝酒会导致心肌收缩功能减弱,心率增快,而且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会增加,影响体内的糖脂代谢,导致肥胖及高甘油三酯血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7、情绪因素:如果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情绪波动大等状态,可能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出现心绞痛症状,引发高血压,严重时可能出现心肌梗死等危及生命。
8、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导致血管狭窄,影响血液循环,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9、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糖尿病患者常有凝血因子增高及血小板功能增强,可损伤血管,破坏血管的结构,加速血管的闭塞。患者多伴有高脂血症或高胆固醇血症等,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且血糖升高会损害肾脏、神经系统等。
10、高血压:患有高血压时,由于动脉壁承受较高压力,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且会增加各年龄组的死亡率,尤其是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风险。
相关知识
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脑血管病包括哪些疾病
7个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预防
心脏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要点包括,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要点包括哪些
健康管理包括哪些方面?
表面健康成年人群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的筛检
脑血管疾病有哪些常见类型
常见的皮肤病包括哪些?
脑血管疾病包括哪几类
网址: 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https://m.trfsz.com/newsview499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