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是一种病理性状态,是指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导致体内脂肪过度蓄积和脂肪代谢异常,进而引起的一种肥胖症,主要表现为高脂血症、向心性肥胖、腹型肥胖、中心性肥胖等症状。临床上没有肥胖症膳食干预指南,一般需要通过饮食调整、体育锻炼、减重等方式进行改善。
1、饮食调整:需要减少脂肪和糖的摄入,同时适当增加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可多吃鸡蛋、牛奶、鱼肉等高蛋白食物,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苹果、香蕉、菠菜等。尽量避免食用高热量的油炸、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如薯条、红烧肉、蛋糕等;
2、体育锻炼:增加有效的体力活动,包括各种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爬山、跳绳等。有氧运动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脂肪代谢,减少脂肪在体内堆积。无氧运动可帮助消耗身体的脂肪,达到减重的目的;
3、减重:可以通过健康的方式进行减重,如调整生活作息、避免熬夜,以及注意饮食结构,避免吃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同时适当增加运动量,可选择慢跑、游泳、跳绳等方式,长期坚持有利于控制体重,进而缓解肥胖症;
4、其他:除上述方法外,还需要定期去医院进行体检,了解身体的健康状态。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尽早就医。
相关知识
婴儿肥胖症的干预
线上膳食干预对肥胖人群体重控制效果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发布啦!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肥胖?
膳食脂肪类型对肥胖人群体重管理的干预研究
肥胖症诊疗有了国家版指南,7种饮食方案哪个适合你?
肥胖症诊疗新指南发布:临床营养治疗是关键
婴幼儿肥胖症的干预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发布
网址: 肥胖症膳食干预指南 https://m.trfsz.com/newsview505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