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与无基础疾病患者相比,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感染突发传染病时,住院和死亡的几率都要高出数倍。慢病的预防和管理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健康命题,全生命周期中的健康关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首届长三角体医养康护融合发展论坛上,各领域专家围绕体育、医疗、养老、康复、护理融合展开了交流和探讨。
个性化运动处方
“运动不仅能给人带来生活方式上的影响,也有医药的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章晓懿指出,“体医养康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要我们通过运动进行干预,以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正如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教授励建安在主旨演讲也提到,运动具有增强脑功能、改善脏器功能、改善营养等医药功能。
上海体育学院庄洁教授则进一步指出,“不同人群的运动需求不同”,亚健康人群、慢病人群、老年人群都需要个性化的运动处方。上海体育学院与杨浦区一同探索“主动健康”的社会健康管理新模式,区校共同打造创新型社会服务项目——“社区健康师”,由上海高校的体能训练专家和运动心理专家为社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专门打造“老年人跌倒预防”“舞蹈促进身心健康”等锻炼课程。
在静安区,市民健身中心对老年人的身体运动能力进行前期评估,再根据居民区开展健身课程的条件,依据健身需求,为居民进行针对性课程配送。上海静安区卡莱尔体育健身俱乐部理事长陈志剑介绍,团队正着手慢病管理和女性健康两个医体融合项目,涉及健康评估、专家分享、运动处方、运动课程等具体内容。
老年健康的新视角
养老是医养康护的“先行”实践领域,论坛上不少嘉宾聚焦这一领域进行分享。
“日本养老中的认知症照护针对不同需求有不同类型,”日本照护专家、慧享福养老服务学院院长李岚介绍,日本共同生活介护提倡单元生活,老人有单间也有公共活动区域,这种“group home(群组之家)”的方式更人性化。认知症照护技巧也非常细致,例如要从老人的正面与之交流、对视,甚至对说话声音、触摸方式都有规定,这样细致入微的技巧多达150项。此外,也有日间照料、认知症咖啡(茶话会)、居家照护等类型。为确保人才质量,照护资质的获取也有严格条件。
日本九州大学熊谷秋三教授关于社区老年人衰弱综合症预防的研究发现,通过体适能的干预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衰弱状态。据熊谷的学生,山东大学护理学院陈斯博士介绍,衰弱综合症以老年人的记忆力、耐力,以及身体功能的下降为特征,在遇到突发情况或应激状态时,应对能力的降低使老年人更容易产生死亡和失能的状态。熊谷秋三团队开发了APP,给老人布置运动作业,同时辅以认知的解答干预,在三个月后发现几乎所有组的衰弱患病率都下降了。这也正是体医之间融合的实际体现。
融合需要更多努力
在“全生命周期健康”理念逐渐普及的背景下,体医养康护的的融合发展被迫切需要,未来的发展路径又在哪呢?章晓懿指出,可以从“条”和“块”两方面来开展。
“条”是指不同主管部门的联动。体育、医疗、养老、康复、护理是多个不同的部门,章晓懿认为,“一定需要部门的协同进行治理,单一的一个做法、一个政策、一个措施很难解决问题。”
“块”则是指长三角一体化的突破和融合。对此,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李龙提出,首先,要为长三角地区进行战略定位,结合长三角规划纲要制定计划,在全国建立体医康融合发展的引领区、示范区。其次,在区域间既注重合作联动,又强化分工,因地制宜发展,提升长三角体医养康的整体水平。最后,在省级建立分平台,各省为一体化发展出思想、谋战略、提出实用、管用的对策建议。
上海交通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院蒋宏教授则从四个方面展开了自己对发展路径的思考:以防为主;从基础性的社区体医养康护入手;加强学校交叉和跨界专业化、职业资质化的协同;最后建设标准化、平民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实习生 陈蕾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我要爆料联系电话:021-22899999新民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知识
营养干预 守护全生命周期健康
营养助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2021健康营养展引航新风向
全生命周期守护骨骼健康及行动力
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光明区推行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落实老年健康“照护行动”,助力健康老龄化
生命全周期,健康全方位——从“护理”到“照护”
光明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
中医药特色助力全民健康水平提升
科技赋能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开启全生命周期男性健康管理,提升男性整体健康水平——护佑男性健康、共筑健康中国
网址: “体医养康护”全生命周期干预成新趋势,助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https://m.trfsz.com/newsview510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