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祝您健康杂志 祝您健康杂志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家庭群”似乎成了我们身边诸多健康谣言传播的“重灾区”。
点开那个“相亲相爱一家人”的聊天群一看,经常会让我们感觉两眼一抹黑。
以下就是近期微信公布过的健康类谣言,快看看身边有没有出现过它们的“踪迹”。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请务必@ 你的家人们,让他们远离谣言,切莫上当受骗。
No. 1
吃完橘子测核酸会变成阳性?
近日网上流传“吃橘子等酸性食物会导致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的说法,更有网友将橘子汁液挤在新冠抗原试剂检测盒上,随后出现了“两道杠”,让不少人感到恐慌。
对此,央广网记者在食用橘子且在没有饮水及食用其他食物的情况下,参与了核酸采样,结果显示阴性。
真 相
解 析
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不同,前者检测病毒衣壳上的蛋白质,使用胶体金方法的快速测试卡;后者检测病毒衣壳内部的核酸,主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扩增检测(RT-PCR)。
网友实验使用的是新冠抗原试剂检测盒,且将橘子汁作为样本滴入试剂盒,本身不符合取样标准,结果完全无意义。
其实2021年就有人做过类似实验,将可乐、芬达、伏特加、苏打水等多种饮料分别直接滴加在新冠抗原检测孔中后,过一段时间都会出现阳性提示。但如果对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并不会出现假阳性。
因此,接受核酸检测的市民无需过分担心。
No. 2
“吸氢”“喝富氧水”可以抗肿瘤?
近日网上流传“吸氢”抗癌的说法,且实验手段看起来十分专业。
商家会出售氢气和吸氢设备,或者是溶解有氢气的“富氢水”,甚至是“富氢饮水机”等家电设备,并列举各类论文表示,通过“吸氢”“喝富氧水”能有效抗氧化,起到防癌抗癌作用。
真 相
解 析
基于氢气“抗氧化”性质进行的治疗,其背后的具体机制仍然不明,且氢气并不能针对性地到达病灶,而实验室行为与真实医疗行为相差甚远,所以效果难以评估。
此外,在非医疗场景下,所使用的氢气纯度如何、是否含有其他化学杂质,都是难以把控的问题,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随便尝试,可能带来无法预估的风险。
No. 3
普洱茶含黄曲霉毒素可致癌?
近日网上流传广州、南昌的研究人员从普洱茶样品中查出黄曲霉毒素,而黄曲霉毒素是明确的致癌物质,这让饮茶爱好者们非常担心。
真 相
解 析
普洱茶指普洱熟茶,经人工发酵而成。发酵前期,茶中微生物以黑曲霉和根霉为主,后期出现灰绿曲霉、青霉和酵母,这些霉菌对人体健康无害。
其中,黑曲霉对黄曲霉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还能够产生起到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生物活性酶。
茶叶中富含的咖啡因和单宁,也能抑制黄曲霉毒素的产生。
No. 4
阿司匹林能够美白祛斑?
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乙酰水杨酸可以分解为水杨酸。
因为水杨酸成分有“焕肤”功能,所以网传使用阿司匹林即可美白祛斑。
真 相
解 析
市面上销售的阿司匹林,有50毫克、100毫克、300毫克等多种规格,浓度远大于安全剂量,绝对不能直接磨粉涂脸,即使自行调配水溶液也不安全。
同时,水杨酸对日晒伤引起的晒斑无用,还可能损害皮肤,延缓皮肤本来的自愈过程。
No. 5
19名护士素食21天后胆固醇水平降低?
据传,有19名护士在尝试21天素食法后,74%的人(19人中有14人)胆固醇降低,平均降低了18毫克/分升,其中6人的胆固醇从60毫克/分升降低至45毫克/分升。
真 相
解 析
血浆胆固醇水平与三餐中胆固醇的摄入量并不是一回事。
研究发现,即便从食物中摄入了大量胆固醇,仍有约60%的血浆胆固醇来自体内的生物合成,有些高血脂患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完全不摄入胆固醇,血浆胆固醇浓度也只能下降10%—25%。
因此,血浆胆固醇浓度过高时,不能单纯只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需要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控。
相反,完全不吃含胆固醇的食物非但不能使当事人的胆固醇指标降低,还会导致营养缺乏,造成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缺乏等问题。
No. 6
鸡蛋和红薯相克,一起吃等于“中毒”?
网传鸡蛋和红薯都不易消化,如果一起吃很容易造成胃胀气,严重还会导致腹痛、泛酸、烧心等不适症状。
真 相
解 析
红薯属于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鸡蛋属于高蛋白食材,相互搭配食用并不会产生任何反应,反而可以促进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对于消化系统较为敏感的人群来说,食用较多红薯后容易出现腹痛、腹胀,再吃较多的鸡蛋等可能会加重不适,但这和“同吃中毒”的说法无关。
No. 7
街边的烤红薯含有致癌物?
网传红薯被烤焦后会产生丙烯酰胺,也就是美拉德反应的副产物之一,属于2A类致癌物。如果常吃烤红薯可能诱发癌症。
真 相
解 析
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经过高温烹调,在温度超过120°C 时的确会产生丙烯酰胺。而大多数街头摊贩多采用炭火间接烘烤红薯,所能达到的温度有限;且红薯本身不含脂肪,蛋白质含量也很低,此种情况下不容易产生大量致癌物。
烤红薯皮表面的焦黑部分,是红薯中的糖在高温下被浓缩发生的焦糖化反应;温度越高,颜色越深,最后发黑炭化。但这种生成物并无明确毒性。
有研究对市售的烤红薯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红薯皮中含有少量丙烯酰胺,红薯的瓤几乎未检出丙烯酰胺,对人体健康基本不会构成危害。
No. 8
面条放冰箱保存会释放甲醛?
网传一些面条中被添加有微量甲醛成分,可以在家中存放一周以上仍不变质。但如果将它放在冰箱中保存,可能缓慢释放出甲醛并污染其他食物。如果经常食用这样的面条,或让它们这样污染其他食物,长久如此可能诱发癌症。
真 相
解 析
甲醛是细胞代谢的中间产物,在面条(面粉)、水果、蔬菜、牛奶、水产品等很多天然食物中存在,甚至在人体的血液中也存在。
不过这种甲醛的剂量不足以对人体带来危害。
从正规渠道购买的面条,并不会被额外添加“吊白块等含有甲醛的物质”,冰箱中的冷藏温度(低温)也不利于甲醛的产生和挥发,所以不用过度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