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家长反馈:孩子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跟别的小朋友玩游戏老是玩不到一起;孩子害羞,每次见了同班的小朋友也不主动打招呼……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曾说:一个人的成功30%靠个人才能,70%靠人际关系。社交能力的发展对儿童成长至关重要,培养社交能力要从娃娃抓起,社交游戏是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关键密钥。
儿童的社交游戏阶梯依循认知发展
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家长们不妨观察自家孩子所处的阶段
精心挑选契合孩子能力的游戏
帮助孩子有效提升社交能力
NO.1 0-2岁 练习性游戏阶段
这是游戏发展的最初形式,主要由简单的重复动作组成。婴幼儿为获得愉快体验而单纯重复某种活动或动作,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环境并与人交往。比如,有个一岁多的宝宝,总是喜欢反复将小积木放进盒子再倒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对身边的人露出开心的笑容,偶尔还会把积木递给旁边的大人,这就是一种初步的社交互动。无论是徒手游戏还是操作物体的游戏,都能让孩子在重复的过程中熟悉世界。
此阶段,家长需要做的是:。多陪伴孩子进行简单的游戏互动,一起探索周围的事物,为孩子的认知发展打下基础
NO.2 2-3岁 象征性游戏阶段
孩子开始进行替代活动,用一个物体来替代另一个物体,像拿着积木假装手机打电话;也会进行无物体替代活动,假设某物体存在而实际并不存在,如假装搅拌鸡蛋;还会把玩偶作为代替,扮演玩偶角色,让玩偶进行各种活动,模仿故事情节。邻居家的小女孩妞妞,经常拿着自己的布娃娃,一会儿给娃娃喂饭,一会儿哄娃娃睡觉,还会跟娃娃说话,仿佛娃娃是她的好朋友。
此阶段,家长需要做的是:提供丰富的道具,如各种小玩具、玩偶等,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孩子一起沉浸在充满幻想的游戏世界中。
NO.3 3-4岁 结构性游戏阶段
孩子们运用积木、积塑、金属材料、泥、沙等各种材料进行建构或构造,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在幼儿园里,一群三岁多的孩子一起用积木搭建城堡,他们会互相商量怎么搭更好看,还会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找积木,有的负责搭建。
此阶段,家长需要做的是:为孩子准备多样化的建构材料,鼓励孩子发挥创意,搭建出属于自己的小世界,同时在搭建过程中与孩子交流想法,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NO.4 4-6岁 规则性游戏阶段
这是一种由两人以上参加、按一定规则进行、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如下棋、跳房子、猫捉老鼠等。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经常一起玩跳房子游戏,他们会自觉遵守游戏规则,轮流进行,在游戏中学会了等待和团队协作。规则性游戏能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此阶段,家长需要做的是: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这些游戏,在游戏中引导孩子遵守规则,学会团队协作。
相关知识
情商教育:提升孩子社交能力的关键
家长在怎样帮助孩子学会社交?如何提升社交能力?
15个社交小游戏,有效提升孩子社交能力!
孩子害羞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提高孩子社交能力的游戏
一到社交场合就翻车?90%的孩子通过这项训练,有效提高了社交能力!
分阶段分年龄,让宝宝的社交能力提升的更快!
【宝宝社交能力】怎样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怎么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
害羞与社交焦虑症
网址: 孩子害羞、跟小朋友玩不到一起?这份提升社交能力的关键密钥请查收! https://m.trfsz.com/newsview522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