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干黄花菜怎么煲汤好喝 清热降火的超入味营养汤

干黄花菜怎么煲汤好喝 清热降火的超入味营养汤

新浪网

干黄花菜怎么煲汤好喝 清热降火的超入味营养汤

关注

材料:猪小排半斤、泡发后黄花菜100克、山药一根,小红枣20枚、火腿5片、姜5片、草果1枚、葱1节、黄酒4汤匙、盐适量

做法:

1、干黄花菜用温水泡二十分钟,清洗两到三次,挤干水份备用;

2、山药洗净刮皮.再将山药切成细丝;

3、排骨剁成约两指宽的段,洗净后,冷水下锅,煮出血沫后关火。用热水把排骨上的血沫冲干净;

4、将焯干净的排骨、山药、红枣、火腿、姜、草果、葱,一起放入砂锅里,倒入热水至没过所有食材约8公分,再加入黄酒;

5、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煮约1小时左右,加入泡发的黄花菜(洗净,去掉顶部老根),再煮约半小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干黄花菜怎么煲汤好喝 清热降火的超入味营养汤

干黄花菜怎么煲汤好喝:黄花菜枸杞排骨汤

材料:黄花菜50克、排骨100克、枸杞适量、花生适量、姜适量、盐适量

做法:

1、一小把黄花菜用清水泡半个小时。

2、把准备好的排骨洗干净再准备熬适量的姜片、花生。

3、将沙煲洗干净加入少量水,加入准备好的姜片,把花生米也放进去,再接着把排骨也一并放入一切就绪。

4、煲汤基本要煲一个小时以上,盖上锅盖大火煲30分钟左右。因为排骨比较难炖,30分钟过后关小火继续煲20分钟。

5、过后揭盖准备将黄花菜加入盖上砂锅盖,把黄花菜煮约4-5分钟煮沸揭盖,最后加入枸杞稍稍煮2分钟,加入适量的盐。

干黄花菜怎么煲汤好喝 清热降火的超入味营养汤

干黄花菜怎么煲汤好喝:黄花菜海带牛尾汤

材料:牛尾骨两大块,干黄花菜、海带、木耳、腐竹、葱段、姜片、、、煮牛肉调料包

做法:

1、干黄花菜用温水泡20分钟左右,清洗两到三次,牛尾骨浸泡后洗净。

2、冷水下锅,煮开后撇去浮沫,捞出备用。

3、将泡发后的黄花菜、海带、木耳、腐竹连同飞水后的牛尾骨一起放进砂锅里。

4、加入葱段、姜片、胡椒粉、调料包、山楂,填清汤没过原料,炖2-3小时。

干黄花菜怎么煲汤好喝 清热降火的超入味营养汤

干黄花菜怎么煲汤好喝:黄花菜虫草花炖鸡汤

材料:鸡、黄花菜、虫草花、牛肝菌、红枣、姜、葱、盐

做法:

1、牛肝菌在清水中浸泡至少一个小时,然后冲洗干净。

2、牛肝菌的柄,最末端可以切掉一些,那个部位比较硬,口感不好。

3、虫草花、黄花菜、红枣分别洗净,不用浸泡。

4、处理干净的鸡,放入锅中,倒入没过鸡的清水,放入姜和葱。大火烧开之后捞出浮沫。

5、放入其他辅料,再次煮沸之后,转小火慢炖2个小时,出锅前调入一点盐即可。

干黄花菜怎么煲汤好喝 清热降火的超入味营养汤

干黄花菜怎么煲汤好喝:黄花菜豆腐瘦肉汤

材料:干黄花菜(即金针菜)30克、豆腐l块、猪瘦肉250克、食用油、盐

做法:

1、干黄花菜用温水泡20分钟左右,清洗两到三次;

2、与猪瘦肉一齐放入锅肉,加入适量清水,用猛火煮滚后,改用慢火继续煲1小时,

3、再放入豆腐煲滚10分钟左右,下调味料,即可饮汤食豆腐和瘦肉。

干黄花菜怎么煲汤好喝 清热降火的超入味营养汤

干黄花菜怎么煲汤好喝:黄花菜鱼头煲

材料:大鱼头半边、黄花菜30克、花生50克、核桃50克、蜜枣10克、油、盐、姜、蒜瓣、料酒

做法:

1、鱼头斩块,用姜片起锅把鱼头煎一下,加少许料酒,备用。

2、先把花生、核桃、黄花菜、蜜枣放一煲内,加些水用大火烧开,再用文火煲至花生稍软,再把煎好的大鱼头、蒜瓣放煲内,放盐、生抽煲30分钟后即可。

干黄花菜怎么煲汤好喝 清热降火的超入味营养汤

相关视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大家都在看

韩国国会通过尹锡悦弹劾动议案504万

被抱养女子靠姐夫扛钢筋接济上大学389万新

年轻人开始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362万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重磅信号358万

花5000元买3针九价HPV疫苗全是假的344万

贾跃亭说再还七八亿就可以回国337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相关新闻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点击查看更多

视频 直播 美图 博客 新浪 政务 搞笑 八卦 情感 旅游 佛学 众测

相关知识

干黄花菜怎么吃(干黄花菜怎么吃好)
如何煲汤 煲汤有什么技巧
干黄花菜怎么吃下奶 干黄花菜的好处
孕妇喝什么汤好 孕妇煲汤食谱大全推荐
干黄花菜怎么吃下奶 干黄花菜的好处7天气吧
清淡滋补 春季美味煲汤推荐
煲汤用什么锅 煲汤最好选择这3种锅
煲汤食材 最适合秋季煲汤的13种食材
干黄花菜怎么吃,干黄花菜的吃法
干黄花菜不做汤,这样炒,炒出来的黄花菜鲜嫩,味道比肉好吃

网址: 干黄花菜怎么煲汤好喝 清热降火的超入味营养汤 https://m.trfsz.com/newsview535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