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的抵抗力下降。合理饮食是老年人防治疾病、增强自身抵抗力的关键。
老年人饮食影响因素
食欲下降
味蕾和神经末梢的改变,使得老年人味觉和嗅觉功能下降。同时,老年人喜欢清淡饮食,动物性食物摄入较少,往往缺乏锌、铁等元素,进一步加重味觉和嗅觉功能的减退,使得老年人食欲下降。
消化不良
老年人消化器官消化液分泌减少,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能力减弱,稍微多吃点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就易出现腹胀、腹泻的现象。胃肠蠕动减慢,食物在胃内发酵,导致胃肠胀气;食物消化不全,导致粪便通过肠道时间延长,易发生便秘。再加上部分老年人患有慢性胃病或胃肠道肿瘤,进一步加重消化不良、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总之,消化系统功能下降,使老年人摄食、消化、吸收和排泄能力均不如从前,这不仅影响了健康,也降低了生活质量。
不宜盲目进补
误区
有些老年人想方设法给自己“强补硬补”,今天喝鸽子汤,明天吃大虾……希望借此增强体质。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甚至还加重了症状。
饮食要顺应消化功能的改变
牙齿脱落的老年人不宜食用硬的、大块的食物,饭菜质地要软,便于咀嚼。胃肠消化功能较差的老年人,不要勉强硬补各种滋补汤,高蛋白、高脂肪的肉类、海鲜等,而应选择粥、面条、烂饭、蔬果、豆制品、鸡蛋等,既富有营养,又适合胃肠道消化。待胃肠功能有所恢复,将肉类、鱼类等以蒸、煮、炖等方式进行烹调,有利于进食和补充营养。
过多或缺乏蛋白质对老年人健康不利
老年人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会因缺乏蛋白质进一步出现虚弱、贫血、体质下降、抵抗力降低、体重减轻和肌肉萎缩等症状。
过多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引起胃肠道消化不良,加重肾脏疾患等。另外,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往往含有较多脂肪,过多摄入这些食物会增加脂肪的摄入量。
如何补充蛋白质
动物性食物,如牛奶、鸡蛋和瘦肉等,均含有优质蛋白质。植物性食物一般蛋白质质量不高,但大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豆浆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大豆蛋白质含量达到35%~40%,甚至优于常见的动物性食物,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及偏素食的老年朋友,大豆是非常好的优质蛋白质来源。
老年人每天宜吃哪些食物
以65岁从事轻体力活动女性每天摄入能量1700千卡为例,推荐一日食物组成:主食250克、杂粮和杂豆50克、蔬菜400克(绿叶蔬菜200克、其他蔬菜200克)、水果200克、鱼虾70克、肉类50克、1个鸡蛋、豆腐100克、牛奶200毫升、坚果10克、植物油25克。
本文选自营卫之道微信公众号,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孙丽红
摘自上海中医药大学微信公众号
相关知识
如何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
如何增强抵抗力
如何增强婴儿的抵抗力
怎么增强抵抗力
孕妇如何增强抵抗力
孕妇如何增强自身抵抗力
孕妇如何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
新生儿如何增强抵抗力
如何增强孕妇的抵抗力
如何增强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网址: 老年人如何科学饮食,增强抵抗力 https://m.trfsz.com/newsview541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