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性别角色悦纳教育实践研究
小学生性别角色悦纳教育实践研究 一、问题提出 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虽然有生物因素的作用,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社会文化。小学阶段正是儿童初入社会、接触社会的启蒙期,教师如能通过研究运用同伴交往、群体建设、校园文化等教育方式,科学而系统地把相关知识、社会规范、价值观、道德规范等传授给学生,对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方向和内容方面的作用将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学校作为一个人的性别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科学引导青少年性别角色合理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为此,我校参与了北京市教委关于《北京市中小学性教育大纲(修改稿)实施研究》的课题,根据本校情况设立了《对小学生进行性别角色悦纳教育的实践研究》子课题。从性别角色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筛选、教育方式以及实施途径的实践落实等方面开展研究。 二、课题研究 本课题研究依据《北京市中小学性健康教育大纲》(修改稿),将以开发与实施“性别角色悦纳与学习”主题版块为主要方式,通过课程平台建设形成初步的各年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对教学方式、教学途径实施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通过配套拓展活动的建设形成初步的家庭教育与学生探究实践活动系列。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自我教育、同伴教育、适宜的家庭教育等宽松自然的氛围中形成健康的性别角色的认知、认同和悦纳。 1 研究内容 ·将青少年的性别角色悦纳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保证一定的课时。给予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保障性健康教育在小学阶段系统的进行,避免随意性,使小学性健康教育真正成为人生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步构建小学阶段“性别角色悦纳”主题版块内容,并在研究实践中逐步完善确定,形成较为科学系统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见表1)。 通过研究帮助学生主动认识和学习性别角色内容,在心理上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性别角色,为他们将来成长为健康、自信、快乐的男性和女性,促进社会的和谐奠定良好的基础。 2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本着“学习-计划-实践-修改-再实践-提升”的行动过程实施研究,最终通过实践操作、反思、总结教育策略,积累相关的理论和适于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性别角色悦纳教育的资源和策略。 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和制定评价标准。 开发课程资源法。开发了6个主题课程资源及配套家庭教育指导要点、学生探究实践活动。 活动法。开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家庭教育讲座。 3 研究过程 开发与建立“性别角色悦纳与学习”主题版块。 ·建设课程平台。形成各年段初步段围绕“性别角色悦纳”,并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同时对教学方式、教学途径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配套系列活动。通过配套拓展活动的建设形成初步的家庭教育与学生探究实践活动系列。 ·形成课外教育。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够利用自我教育、同伴教育、适宜的家庭教育等宽松自然的氛围形成健康的性别角色的认知、认同和悦纳。 以此课题为切入点在学校文化活动中得到推介,从而带动学校其他教师参与性健康教育研究工作,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起到推进的作用。 三、课题成果 1 根据认知规律循序渐进 我校分六个年级具体确定了活动主题、活动目标和活动过程与方法,以体现随着年龄的变化性别角色悦纳的教育也在不断地深化与提高。 一年级的活动主题是“我从哪里来?”学生通过了解生命诞生的过程,知道从生命的开始,性别就伴随着我们,每位父母都快乐地迎接我们的降临,我们也快乐地接受自己的性别。二年级的活动主题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学生通过了解家庭角色的分工,感知性别角色在家庭中的差异。渗透性别角色的意识。三年级的活动主题是“设计我的形象”,学生通过了解社会性别角色普遍的分工形式,感受社会性别角色,在设计自我造型的过程中,强化自己的“性别”优势,悦纳自己的性别。四年级的活动主题是“可爱的我们”,学生通过发现自己身体第二性征的微妙变化,认识到自己的可爱之处,愿意接受自己身体的这些变化。五年级的活动主题是“小男子汉和好女孩”,学生进一步了解两性心理生理的发育情况,提高自我认识的程度,懂得欣赏悦纳自己。六年级的活动主题是“潇洒男生和漂亮女生”,学生通过了解青春期同性与异性身体的变化。认识到各自的优势。从而更好地悦纳和发挥自己性别的优势,就像名字一样做一个潇洒的男生。漂亮的女生。 2 体现三维目标整体推进的原则 三维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体现在内容上就是学习相关的生理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在内容上就是通过学生心理体验,激发学生对自己性别角色的悦纳;过程与方法与我们年段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吻合,让学生在参与体验的活动过程中达到对自己性别角色的悦纳,同时便于实验教师操作。 3 呈现了六个年级段课堂教学设计 在性健康教育
相关知识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分析
大课间活动对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实践研究.doc
重组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策略开题报告教案.doc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研究
幼儿情绪智力培养策略与实践效果研究
家庭教育理念.doc
重组家庭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doc
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肌肉骨骼运动康复》教学改革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亲子角色互换 让爱无距离 青岛文明网开展“阳光悦心·陪伴成长”心理健康实践活动
网址: 小学生性别角色悦纳教育实践研究.doc https://m.trfsz.com/newsview541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