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健身健美体育:女性身体美的理性回归

健身健美体育:女性身体美的理性回归

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健身健美体育:女性身体美的理性回归

作 者: 杨斌
导 师: 虞重干
学 校: 上海体育学院
专 业: 体育人文社会学
关键词: 女性身体美 健康 身体审美 健身健美体育
分类号: G88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6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时光进入到21世纪时,身体成为了最流行的话语。其中以女性身体的审美尤为凸显,且在媒体介入的今天,古希腊辉煌文化在今天女性身体美塑造中也渐渐无语。面对当今男权主流文化控制的女性身体的病态审美文化,如果没有一种健康文化去取代它,想要改变女性对身体痴狂的局面是有很大难度的。本研究以女性身体美与健身健美体育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个案研究、访谈、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从女性身体审美与身体塑造的历史视角阐述女性身体文化对女性身心的影响,多角度剖析女性身体美的内涵,特别是通过对女性身体塑造与美的追求现状描述,来凸现女性健身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揭示由此给城市职业女性而带来的深层次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女性健身健美体育发展对策与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一、病态的审美文化对女性身体的控制制约着女性的发展。女性身体美的追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标准,从女蜗补天时期的生殖崇拜、文明社会初期的健壮自然、春秋的素朴与战国的修饰、汉至唐的重修饰兼顾才貌、宋至清的阴柔病态之美、民国至建国初期的形体趋于健康之美、文革时期女性身体美的缺失、改革开放以来健康多元的美等,构成女性身体美的历史。然而,在当今新的“文化移入”条件下,出现对反传统规则的审美化趋向以及对非常态美的认定与追逐。表现为:美的现代标准下女性对身体不满加剧、美丽消费成为职业女性个人消费首选、“美女”行业走进大众生活、美丽消费使女性痛并焦虑着。也正是由于这种认定与追逐使女性身体走向物化、消费化,使女性丧失了自由发展的空间、降低自我生存的价值,给女性自身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是一种病态的审美文化。二、新时代的公共健康服务在全球倍受重视,但我国城市职业女性的健康意识不佳、健身参与不足。一是职业女性对于工作、家庭和情感等带来的压力,应对方法和排遣方式非常有限。二是普遍存在焦虑感。三是不太重视体检,尤以20-30岁人群为最突出。四是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与客观指标所反映的情况存在矛盾,表现为对自身的健康关注不足、缺乏正确的健康认知、也较少采取积极行动,当然健康美产品和服务不能充分满足女性需求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虽说健身可以作为身心减压阀是城市职业女性共识,但女性健身参与不够、健身消费热情不高。当然目前健身运动的硬件建设、健身的主要组织形式、舆论与媒体正面的积极干预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女性的健身参与。三、女性健身体育发展艰难的主要原因是人本理念缺失、人文体育疏离。表现为:一是健身参与中,健康维护收效甚微。二是更多的是为减肥,塑造形体,而对健身运动的文化品性和育人功能、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其文化内涵充分挖掘等方面存在不足。三是受媒体的影响,健身层面女性难以寻找到持续的支持与鼓励,运动参与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女性身体美形象出现异化现象,很难表现对女性的生存健康权、主体人的发展和塑造以及审美需求实施人文关怀,因而也难发展基于女性立场健身参与的价值判断。四、女性身体美的理性回归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女性权力的张扬。在经历千百年的审美追寻后的今天,现代女性认识到:女性身体的美、健康、快乐与活力作为一种理想的、个性化的、不断创新主体自觉的价值世界,是引导女性走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道路的必要所在。这种既强调内在的塑造又注重女性外在性征的表现与美化,是现代职业女性身体美的基础和内核,它体现女性生活意义和生存的价值。为此,当今社会女性身体的美必须重新赋予多元意义,并在生活实践中不断修正。尤其是要充分认识打造女性身体美的健身健美体育功能,它能体现女性对美的追求,能建构女性身体真正的美丽,能促进女性的全面发展。五、女性健身健美体育的整体建构必须立足女性视角,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探索。其理论建构主要包括对健身健美体育的要义、特征、价值、动力、目标和主体进行探寻,要体现女性对身体美的追求,是建立在对自身有了自觉意识特别是自身价值意识的基础上的人本理念观,是从本来意义上探索人的价值的价值观。总体目标应是女性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反映在信念、信仰、理想等方面的基本价值的总和。同时在目标建构中必须明确女性健身健美体育是面向现实身体还是理想身体、是促进女性的全面发展还是单向发展、健身参与上两性平等是相对还是绝对的问题,使女性健身参与建立在一个更高意义并寻求文化、社会学意义上的权利结构重组,从而促进职业女性对健身健美体育的广泛参与。实践层面的建构则主要体现建构一种充满人文精神的、健身健美目标多元的、在过程中体验的、富有生活气息的健康生活方式,并将它融入到广大职业女性的日常生活、工作、休闲和出行等活动中,同时通过多种途径,丰富、拓展、培育能激发职业女性积极主动参与的健身健美体育文化,使之形成生生不息的发展态势,为新时期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六、女性身体美的未来走向是在追求女性身体的健康与美丽的同时,赋予女性身体美多元意义,以一种生命理性来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体现女性身体审美上的自由与女性个体的生命价值。健身健美体育在女性追求健康、美丽、充满活力和快乐的新的发展价值取向上,将成为女性全面发展的第一需要。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3
1. 前言  13-16
  1.1 研究背景  13-14
  1.2 研究目的  14-15
  1.3 研究意义  15
  1.4 主要创新  15-16
2. 文献综述  16-35
  2.1 女性身体审美研究  16-21
    2.1.1 女性身体美理论  16-17
    2.1.2 女性身体审美意识及其表现形式  17-18
    2.1.3 女性身体审美价值  18
    2.1.4 消费时代女性身体审美  18-19
    2.1.5 社会性别视角的女性身体美  19-21
  2.2 女性身体美再造现状研究  21-24
    2.2.1 女性身体再造现象(表现形式)  21
    2.2.2 女性身体美消费  21-24
  2.3 女性身体美与健身体育  24-30
    2.3.1 东西方古代妇女体育  24-26
    2.3.2 现代女性健身体育  26-29
    2.3.3 女性体育文化与女性身体美  29-30
  2.4 健身体育实践中人文理念的研究  30-33
    2.4.1 体育的人文内涵及其价值  30-32
    2.4.2 实践中体育人文观反思与重构  32
    2.4.3 国外人文体育相关研究  32-33
  2.5 以往研究之不足  33-35
3. 研究对象与研究设计  35-43
  3.1 研究对象  35
  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35-43
    3.2.1 研究思路  35-37
    3.2.2 研究方法  37-43
4. 历史审视:女性身体美的演进  43-78
  4.1.女性身体美的演变形式  43-49
    4.1.1.不同历史时期女性身体美的崇尚  43-46
    4.1.2 女性身体审美演变的缘由  46-49
  4.2 女性身体再造之历史轨迹  49-55
    4.2.1 女性身体再造的表现形式  49-53
    4.2.2 女性身体再造透视  53-55
  4.3 女性身体美标准  55-65
    4.3.1 美的本质与特征  55-58
    4.3.2 美学视野中的女性身体美  58-61
    4.3.3 社会性别语境中女性身体美  61-63
    4.3.4 女性身体美的时代标准  63-65
  4.4 女性身体美与自我认同  65-72
    4.4.1 当代女性身体审美  65-66
    4.4.2 女性身体美的自我认同形式  66-72
  4.5 女性身体审美暴力  72-78
    4.5.1 女性身体审美暴力的表现  72-75
    4.5.2 现代社会产生审美暴力的缘由  75-78
5. 现象透视:城市职业女性身体美再造与健身现状考察  78-168
  5.1 城市职业女性身体再造及消费  79-109
    5.1.1 城市职业女性对身体的自我评价  79-91
    5.1.2 城市职业女性的身体消费状况  91-96
    5.1.3 身体美意愿与态度  96-105
    5.1.4 城市职业女性身体美消费的解读  105-109
  5.2 城市职业女性健身消费  109-118
    5.2.1 健身消费情况  109-112
    5.2.2 健身消费的认知与认同  112-113
    5.2.3 影响女性健身消费的因素  113-115
    5.2.4 城市职业女性健身消费的解读  115-118
  5.3 城市职业女性健身参与  118-148
    5.3.1 健身价值认知  118-120
    5.3.2 健身喜爱度调查  120-122
    5.3.3 参与健身状态  122-131
    5.3.4 健身参与的影响因子  131-139
    5.3.5 促进健身活动开展的主要途径  139-141
    5.3.6 城市职业女性健身解读  141-148
  5.4 城市职业女性身体健康  148-168
    5.4.1 自我健康管理调查  148-164
    5.4.2 对健康状况的思考  164-168
6 焦点探析:城市职业女性身体美再造的成因  168-192
  6.1 女性身体审美文化形成与演变透析  168-175
    6.1.1 男性文化霸权的张扬  168-169
    6.1.2 女性自我意识的唤醒与身体的解放  169-172
    6.1.3 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女性身体审美的异化  172-175
  6.2 社会变迁对女性身体审美与塑造的影响  175-182
    6.2.1 社会变迁对女性身体审美与塑造的积极影响  176-179
    6.2.2 社会变迁对女性身体审美与塑造的消极影响  179-182
  6.3 影响城市职业女性健身消费的社会学分析  182-192
    6.3.1 消费社会的商品繁荣  182-184
    6.3.2 大众媒体的全面渗透  184-186
    6.3.3 日常生活的审美泛化  186-187
    6.3.4 社会分层的文化转向  187-188
    6.3.5 健身消费的价值取向  188-192
7. 现实反思:健身体育在女性身体美塑造中缺失  192-214
  7.1 女性身体美塑造中健身体育缺失现状  192-195
    7.1.1 职业女性的健身参与情况不理想  193-194
    7.1.2 针对身体美塑造的专门健身项目和器材严重缺失  194
    7.1.3 社区与单位缺少必要的组织,健身氛围不佳  194-195
  7.2 女性身体美健身缺席的缘由  195-209
    7.2.1 人本理念缺失,人文体育疏离  196-198
    7.2.2 病态美学误导,女性自我迷失  198-200
    7.2.3 媒体导向偏失,科学认识缺位  200-201
    7.2.4 健身硬件缺乏,健身效果甚微  201-204
    7.2.5 健身价值重构,健身消费欠缺  204-209
  7.3 女性身体美健身参与的制约因素  209-214
    7.3.1 自身素质  210
    7.3.2 家庭环境  210-211
    7.3.3 大众传媒  211
    7.3.4 角色定位  211-212
    7.3.5 生活方式  212-214
8. 框架建构:城市职业女性健身健美体育的理论阐释  214-282
  8.1 对身体美的追求是女性的权利:健身健美体育的提出  214-232
    8.1.1 女性的权利之一——对身体美的追求,权利的张扬  214-216
    8.1.2 社会对女性身体美要求——健身健美体育中健力美乐的关系  216-221
    8.1.3 女性健身健美体育的要义与分类  221-232
  8.2 女性健身健美体育的基本特征  232-239
    8.2.1 整体健康性  232-234
    8.2.2 体态优美性  234-235
    8.2.3 身心愉悦性  235-236
    8.2.4 科学全面性  236-239
    8.2.5 形式多样性  239
  8.3 女性健身健美体育的发展  239-282
    8.3.1 发展的理论构建  240-268
    8.3.2 发展的现实可能  268-272
    8.3.3 发展的制约  272-282
9. 理性回归:健身健美体育文化的培育  282-311
  9.1 走向未来的女性身体美  282-293
    9.1.1 女性身体审美的记忆——作为异己的存在  282-283
    9.1.2 主体意识的萌动——女性身体审美文化的颠覆  283-284
    9.1.3 重建“美丽”——健身健美体育的呼唤  284-290
    9.1.4 健康、美丽、快乐、活力与健身健美体育的互动  290-293
  9.2 女性健身健美体育文化的培育  293-307
    9.2.1 可能性  293-295
    9.2.2 艰巨性  295-298
    9.2.3 现实途径  298-307
  9.3 女性身体美走向  307-311
    9.3.1 女性身体审美更加理性  307-308
    9.3.2 女性身体美的形式更加多样  308-309
    9.3.3 女性健身健美方式更加科学  309-311
10. 结论  311-314
致谢  314-316
主要中文引用文献  316-324
主要英文参考文献  324-326
附件一:专家访谈提纲  326
附件二:城市职业女性、女大学生访谈提纲  326-328
附件三:城市职业男性访谈提纲  328
附件四:健身美体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328-329
附件五:退休职业女性访谈提纲  329-330
附件六:城市职业女性调查问卷  330-334
附件七:女大学生问卷(准职业女性)  334-339
附件八:专家名单一览表  339
附件九:《城市职业女性健身美体研究深访案例档案》  339-341
附件十:其他深度受访者基本情况一览  341-342
附件十一:教育经历与科研简况  342-343
博士就读期间科研简况  343

相似论文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其在可穿戴计算机上的应用,TP202 “小团队”健美操教学模式改善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G831.3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离异家庭与非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家庭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比较研究,G449 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初级套路对普通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G831.3 公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X826 挥发性氯代烃类化合物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与修复技术筛选研究,X820.4 污染场地健康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X820.4 建筑工程生命周期人体健康损害评价体系研究,R131 流动人员子女学习适应性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的关系,G441 漓江流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生物评价,X826 广西桂林漓江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预测模型研究,X826 苏中地区镇域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研究,X826 土壤有机营养添加物对土壤微生态的修复效果与机制分析,S143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预防效果的研究,R473.73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研究,B844.2 青少年学生自评亚健康状况的随访研究,B844.2 血液急性期蛋白作为猪群健康评价指标的研究,S828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疏导策略的探索,G444 江西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健康状况及生活习惯的现状调查,G527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其他体育运动 > 健美运动(健力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相关知识

美体内衣与女性形体健康管理
医美消费应回归理性
身体与健康|产后健身:女性生育后的身心重塑与自我赋权
健身房女性美体塑形必练的五大器械!
保持身体健康的6个美体动作,女性必须知道
1、在全国性女性、美容美体、减肥塑身、时尚购物、健康、.doc
新时代女性,美体健美新方向
健身美学:重塑女性体态形体与力量
体态优美,女性塑身的科学之道
专访|熊欢谈女性健身:不与你的身体为敌

网址: 健身健美体育:女性身体美的理性回归 https://m.trfsz.com/newsview542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