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健康
成长之道
社会性别认知
主题心理健康培训
2022年11月17日晚,中国计生协青春健康国家级主持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社工师、厦门市优秀社工、厦门市沁心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程俏梅老师,为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心理委员们开展了一堂主题名为 “社会性别认知”的主题心理健康培训。
现场共有30名左右同学参加。在讲座中,同学们认识到社会性别和生理性别的区别,以及生活中人们行为背后带有的社会性别偏见,让大家学会要积极消除性别刻板印象,尊重不同性别的个体,创造一个更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性别平等环境。
培训概览
本次培训内容分成四个阶段展开,包括“破冰之旅”、“案例分享”、“卡片游戏”、“活动总结”四个部分,带给在座的同学们一堂深刻有趣的青春健康知识课。
一、破冰活动
活动一开始,程老师先带领同学们进行接龙游戏和关于“男人”和“女人”的快速联想,同学们踊跃回答想到的词语,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了解男女生的性生理特征差异。
二、案例分享
紧接着程老师通过自己对女儿的教育方式和咨询案例,强调了家庭性教育对我们性别认知的影响。过程中,程老师还和同学们一起就由于人们对生理男性与生理女性印象的不同而带来的家庭分工问题积极展开讨论。
三、卡片游戏:性别视角下的男女
到了活动高潮,程老师让每名同学抽一张文字卡片,引导大家判断卡片上的内容更适用于男性、女性还是男女皆可并分为三队。卡片上的内容有“律师”、“园丁”、“海员”、“光头”等。通过互动,同学们澄清了自己在性别认知中的偏差,整个环节有趣又有料。
在讨论结束后程老师总结道,男性和女性的界限不是绝对的。男性和女性确实有生理上的区别,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怀有性别刻板印象的理由。每个独立的个体都值得我们尊重。
四、活动总结
活动最后,程老师鼓励参加本次培训活动的同学们对学习所获进行总结分享:
社会性别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我们的自我认同、言行举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带有偏见和刻板印象,经常以生理上的区别为标准来对待不同生理性别的人,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通过生理性别给人强加标签的行为。青年一代应克服社会性别刻板印象,拒绝通过生理性别给人贴标签的行为,树立性别平等意识。
社会性别认知
青春健康高校项目I
中国计生协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在高校中开展各种青春健康文化活动,以提升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我校2019年成立了“心海青春健康俱乐部”,活动至今俱乐部每周开展“心理主题交流沙龙”、“心理电影赏析”,同时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防艾宣传、性与生殖健康主题活动等。
图文编辑/郑丽勤
审核/许安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