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提取工艺对茶多酚的提取及品质影响 0 黄酮及茶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 黄酮类和茶多酚化合物是植物中广泛分布的一系列自然产物。这些是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自由基性。大多数植物体内的糖是包含甾醇的。在游离态(甾醇)中,一些是以游离态(甾醇)的形式出现的。近年来,黄酮类和茶多酚的研究转向其药用价值的开发,以及提取过程中对黄酮类和茶多酚的含量、测定和制备以及药物的提取。 茶多酚又叫茶单宁、茶鞣质,是决定茶汤滋味、颜色的主体成分,它的药用价值很高,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抑菌等药理作用.其测定方法主要有滴定法、酒石酸铁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目前国内外茶多酚粗品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法、离子沉淀法、树脂吸附分离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波浸提方法、微波浸提法等.本文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和沸水浸提法及传统有机溶剂提取法等不同提取方法,并用酒石酸亚铁作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酚的含量. 1 测试 1.1 u3000茶多酚溶液的配制 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仪器厂);HH-4智能数显恒温水浴锅(郑州长盛实验仪器有限公司);RE-2000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KQ-300VDB型三频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BS224S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厂);ZRD干燥箱(上海智城分析仪器厂);微型砂芯漏斗(安徽千玻仪器厂);SHB-111循环水泵(郑州长盛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0.5 mg/mL茶多酚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50 mg(准确至0.000 1 g)纯茶多酚,用蒸馏水溶解移入100 mL的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酒石酸亚铁溶液:称取0.1 g FeSO4·7H2O和0.5 g C4H4O6KNa·4H2O,混合并用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0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可. pH值为7.5的磷酸盐缓冲液:(1)0.033 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准确称取2.969 g Na2HPO4·12H2O加入蒸馏水溶解,移至25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称为A液;(2)0.067 mol/L的KH2PO4溶液.准确称取2.269 5 g磷酸二氢钾,用蒸馏水溶解,移至25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称为B液;(3)取A液85 mL,B液15 mL混匀,即为pH值为7.5的缓冲液.茶多酚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纯度99%),无水乙醇,乙酸乙酯,四氯化碳.试验材料为市售河南信阳毛尖绿茶,置于粉碎机中粉碎后备用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去离子水. 1.2 u3000酸、铁、酸亚铁 吸取适量茶多酚标准溶液于25 mL比色管中,然后依次加入4 mL水和酒石酸亚铁溶液5 mL,充分混合,加pH 值为7.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放置20 min,以试剂空白为参比,用1 cm比色皿在545 nm处测定吸光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最大吸收波长测定 取1.0 mL茶多酚标准溶液,用1 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波长在470 ~ 590 nm范围扫描吸收光谱,每隔10 nm测一次吸光度,在最大吸收峰附近,每隔5 nm测一次吸光度A,可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5 nm,见图1. 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配合物的形成影响很显著,当反应温度高于30 ℃时吸光度变化比较大,因此本试验应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2.3 显色剂的确定 取1.0 mL茶多酚标准溶液,按试验方法操作,用1 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依次测量放置5,10,20,30,60,…,120 min,在选择波长下测定吸光度A值,结果表明络合物在显色55 min后吸光度变化较大. 2.4 缓冲区和ph值的影响 使用不同pH值缓冲体系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溶液在pH值为7.5时的吸光度较大且基本不变,试验选用pH值为7.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 2.5 酒石酸亚铁的用量 仅改变酒石酸亚铁的用量,按试验方法配制系列溶液,酒石酸亚铁在5.0 mL吸光度较大且较稳定,选用加入酒石酸亚铁量为5.0 mL. 2.6 标准曲线的绘制 在25 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0,0.5,1.5,2.0,2.5,3.0,3.5,4.0,4.5 mL茶多酚标准溶液,按试验方法处理后进行测定,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7.679 39c+0.005 13,R=0.999 7,结果表明,茶多酚在0.00~0.09 mg·mL-1范围内,吸光度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7 干预试验 2.7.1 茶多酚标准溶液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茶叶中的抗坏血酸,蔗糖和氨基酸可能对测定产生影响,经用茶叶内所含纯品验证:对于质量浓度为0.02 mg/mL的茶多酚标准溶液,同倍的抗坏血酸,3倍的氨基酸,3倍的蔗糖对测定无干扰,一
相关知识
绿茶茶渣中蛋白质的提取技术研究
万寿菊中叶黄素酯的提取工艺研究
普洱茶制作全流程:从原料选取到品质提升,一文解析详尽工艺与技巧
绿茶提取物
茶多酚
茶多酚自组装新材料协同健康效应取得新进展
桑叶提取物具有减肥的作用吗?
人参果提取物的美白保湿功效及安全性研究
茶多酚:主要成分解析及对健的影响全面探讨
电火花加工工艺对金属材料的影响.docx 免费在线阅读
网址: 不同提取工艺对茶多酚的提取及品质影响.docx https://m.trfsz.com/newsview547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