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又称茶鞣质,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也是茶叶中有药理和保健功能的主要成分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病毒等药理学活性。对茶多酚的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茶多酚的主要药理作用进行介绍。
01抗氧化
茶多酚是一类含有多酚羟基的化学物质,结构中的羟基可提供活泼的氢从而使自由基灭活,因此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赵保路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结果发现茶多酚可以减轻6-OHDA诱导产生的旋转行为,降低中脑和纹状体中活性氧(ROS)和一氧化氮(NO)含量、脂质过氧化程度等。
证明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在保护神经、防治帕金森病损伤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02抗炎
茶多酚具有较好的消炎抗感染活性,对炎症有很好疗效。
Di Paola等用2%的角叉菜胶导致小鼠肺损伤模型,治疗组在注入角叉菜胶前给予25 mg/mL的茶多酚提取物,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组织中中性粒细胞的渗透物、亚硝酸盐、肿瘤坏死因子-α 显著减少。
提示茶多酚能够治疗急性炎症引起的肺损伤。
03抗病毒
茶多酚具有天然、低毒、高效的抗病毒作用,能够抵抗流感病毒、轮状病毒和牛冠状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腺病毒、EB病毒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等致病微生物。
彭慧琴等考察了茶多酚体外抗流感病毒A3的作用。将茶多酚浓度设为 50、25、12.5、6.25、3.12、1.56 g/mL,以10 g/mL 病毒唑为对照,病毒攻击量为 100 TCID50。各个浓度设 4 个孔,同时设正常细胞对照和病毒对照各 4 孔进行两项抗病毒实验。药物的直接灭活作用:将各浓度药物与病毒等量混合 37 ℃水浴作用1 h后加入单层细胞吸附;药物对感染流感病毒 A3的犬肾细(MDCK)细胞的治疗作用,病毒感染1 h 后弃病毒液加入含不同浓度药物的维持液。
实验结果说明茶多酚对流感病毒A3具有直接灭活和治疗作用,能显著抑制流感病毒A3的繁殖,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相应增强。
综上所述
茶多酚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并且高效低毒。现阶段绝大部分的药效研究仍局限于体外模型或动物实验中,临床试验较少,因此应加强茶多酚的提取纯化和药理活性研究,深入开展茶多酚临床试验研究。
文献来源(Drug Evaluation Research 第36卷 第2期2013年4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