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知名院士、专家相聚云南弥勒 为食品与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谋发展

知名院士、专家相聚云南弥勒 为食品与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谋发展

8月21日,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第三季度论坛——“食品与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论坛”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启幕。旨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食品与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支撑引领作用,深度挖掘资源优势,助推云南特色食品产业实现绿色、高效、智慧、精准及多元新业态发展,同时吸引专家团队服务云南,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本次论坛是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首次在腾冲以外地区举办,设1场主旨论坛、2场分论坛、1场双招双引推介会、1场项目开题启动会以及展览展示、参观考察、合作对接等多项配套活动。论坛聚焦云南省高原特色食品全产业链需求,围绕未来食品加工与产业创新发展、区域优势食品资源深度挖掘与食品创新开发、大健康时代区域特色食品营养健康与安全、绿色生态农业与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等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双招双引推介会。

孙宝国院士:弥勒应加快培养集群效应和现代农业

主旨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教授孙宝国,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大食物观讲述未来食品发展趋势。分享结束后,谈起中国未来食品发展趋中云南食品优势、发展方向时孙宝国表示,云南发展食品产业具有先天优势,首先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成为构建食品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保障;其次,优良的生态环境造就了绿色食品产业,契合当前对安全、营养、健康食品的消费需求;依托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发展战略,沿线各国尤其是东南亚的食品资源开发、食品加工技术等也将为云南食品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领域,孙宝国也提出了宝贵建议,他说:“弥勒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应找好定位、梳理优势,坚持绿色发展观不动摇,尽快脱离低附加值中低端农产品的发展思路,通过高标准、规模化种养殖为基础,加快培养集群效应和现代农业。”在发展中,要高起点做好整体规划,细化政策措施,吸引科研院所将科技成果在弥勒落地实施,采取市场化方式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引进新的生产加工技术与理念;加快“一二三产融合”,打造农业的全产业链,推动产业向后端延伸,向下游拓展,推动产品增值、产业增效;此外,也可以探索“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讲好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故事,创出弥勒品牌。

叶兴乾院长:云南应利用先天优势加快农企合作

浙江大学食物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院长叶兴乾分享益生元导向的果蔬深加工与食品开发。当被问及在果蔬深加工方面,云南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有什么优秀的案例可以去借鉴时,他立足云南高原特色和现存问题,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方向。

叶兴乾表示,未来在市场发展中,云南应将鲜果生产与加工产品结合起来,高等级的鲜果上市销售,其次的产品作为加工原料;与东部合作,与奶茶企业或其它类型的加工企业合作,提供半成品或原料;与国外如越南合作,作为一个分拣与加工基地。具体的产品发展方向为冷冻果浆(低温果浆或者NFC),直接用鲜果压榨或取浆得到果汁、果浆、果肉,经处理后直接冷冻,产品的风味最接近于新鲜水果,直接在果汁、饮料或奶茶店内使用;冷冻鲜果,将鲜果经适当的处理,直接冷冻,某些产品具有类似冰淇淋的质地和风味。这一类产品可以切丁或块作为酸奶、冰淇淋的原料。

在借鉴方面,他说:“根据日本、浙江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加工产品的销售和用量会不断上升。”优秀的案例如元谋的番茄,从小规模的生产,加工蜜饯,目前发展成为全产业链,育种、种植、加工一条龙。蒙自的鲜果包括石榴、枇杷、蜂糖李等,产品的糖度高、口感好;昭通地区的笋加工,从江浙地区和福建地区将整个产业转移到云南的北部、四川的西南部。其中绥江永固农业有限公司作为一个大型的企业,由浙江企业家创办,浙江大学从可行性报告到建厂全程参与。(贺莹)

(责任编辑:黄俊飞)

相关知识

一声承诺 十年坚持——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人参果产业发展凝心聚力
河南研发绿色有机高产中药肥料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关于印发广东省发展现代农业与食品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发展绿色有机农业 打造农产单品品牌
加快现代自然农业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
孕妇云南旅行攻略:昆明、普者黑、弥勒
【农经观察】高原特色农业实现新突破——青藏高原人参果 从温室走向露天
【农经观察】高原特色农业实现新突破—— 青藏高原人参果 从温室走向露天
云南人参果:小水果“拼”出大产业
高原特色农业实现新突破——青藏高原人参果 从温室走向露天

网址: 知名院士、专家相聚云南弥勒 为食品与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谋发展 https://m.trfsz.com/newsview548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