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河池市2017年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自评报告

河池市2017年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自评报告

  根据《河池市直财政专项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2017年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工作进展实际情况,现将2017年河池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自评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2017年,为扎实推进全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提出“全市新建成(获认定)市级以上示范区5个(其中自治区级以上示范区2个以上),县级11个,乡级15个。3个到期监测的自治区级示范区通过自治区监测,其中有2个能晋升一个级别;1个到期的市级示范区通过市级监测”的工作目标。并向市级财政提出14万元项目工作经费的预算申请。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工作谋划。认真谋划示范区创建工作,印发《河池市2017年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河池市2016-2017年自治区、市、县、乡四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配套资金奖补方案》,继续把创建自治区、市、县、乡等四级示范区作为贯彻落实全区、全市有关会议精神的重要内容。

  (二)抓资金投入。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加大各级各类财政资金整合力度,并积极引进经营主体和社会资本投入,扎实推进示范区水、电、路等公共设施建设和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三)抓示范带动。引导农户特别是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劳务输出、产业加盟等方式参与示范区建设,使农户与示范区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型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不断提高农户发展产业的能力和积极性。

  (四)经营主体通过招商引资和政策扶持,加大新型经营主体的引进和培育力度。注重延伸产业链,发挥示范区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和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完善农产品加工、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和直供直销体系,挖掘、拓展乡村旅游、科普教育、民俗文化传承、健康养生等多种功能,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促进了示范区农民脱贫致富。

  (五)抓产业发展。依托地域特色农业产业,充分发挥我市“长寿、绿色、生态”品牌效应,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媒体、节会带动、农旅结合等多种宣传方式,打造了一批具有河池特色的品牌,示范区的农产品价格明显提高,产品收益增效显著。

  (六)抓优化升级。把握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在全市已创建的示范区中,优先选择主导产业有特色、乡村建设有基础、生态环境优美、文化传承好和农旅融合度高的示范区,开展创建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不断优化升级示范区建设。

  (七)抓督查指导。把示范区创建工作列入市、县两级绩效考评内容,组织对各县(区)创建情况进行督查和指导,及时总结各县(区)创建经验,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创建工作进度与质量并进。

  三、综合评价结论

  2017年,按照自治区、河池市委、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工作措施,认真组织全市11个县(区)认真开展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全面完成绩效目标任务,自评分100分,评价等级优秀。

  四、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分析

  (一)项目资金情况分析

  市本级财政拨款14万元,全部拨付到市农业局,我单位按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使用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用于对各县(区)工作指导差旅、召开认定会议及办公用品等费用开支,保障全市示范区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二)数量指标完成情况

  2017年,全市创建示范区206个,其中:创建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20个、市级核心示范区7个、县级示范区53个、乡级示范园126个。实现了每个县(区)创建1个以上自治区级示范区,每个乡(镇)创建1个以上不同级别示范区的目标。获认定的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8个、入围示范区1个,县级示范区8个、入围示范区14个,乡级示范园18个、入围示范园27个。已到期监测的都安、南丹、天峨等三县自治区级示范区均通过监测考核。有9个示范区新获认定为“河池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已完成项目绩效目标。

  (三)质量指标情况

  全市11个县(区)人民政府以示范区“五化”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示范区基地设施建设,不断丰富示范区内涵,拓展示范区功能,使示范区成为农村改革和适度规模经营的聚集区。

  (四)效果

  1.社会效益指标。通过示范区先进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的应用和生产资料、产品销售的统一,带动贫困户与示范区发展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促进贫困户有稳定的产业收入来源,使示范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高10%以上,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生态效益指标。示范区建设与“美丽河池”系列乡村建设活动相结合,促进示范区绿化美化、饮水安全、道路硬化等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现乡村清洁,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全市示范区注册名优品牌47个,获“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64个,累计完成道路建设1659.8公里,水利建设716.79公里,电力建设537.4公里。

  3.可持续影响力。促进规模经营和增加农民收入,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全市已有191家农业企业、331家农民合作社、95个家庭农场、122家电商企业进驻和参与示范区建设,全市示范区经营总收入13.1亿元,直接带动农户11.74万户,其中贫困户2.45万户发展产业和增收,产品销售收入11.85亿元,旅游服务收入1.2亿元,接待游客数量410万人次。

  4.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通过进行宣传、培训,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参与示范区建设,促进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显著,新型经营主体和示范区农户满意度90%以上。

  五、存在问题

  (一)大部分县(区)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示范区经营主体经济实力不强,示范区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慢,经营组织化和产业化水平低,与示范区建设“五化”标准还相差甚远。

  (二)主要表现在示范区管理水平较低、产品质量不高、品牌打造效果不佳、标准化生产规模小、专业技术服务组织较少、经营主体经济实力不强、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等。

相关知识

现代农业示范园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桶装水瓶装水项目环评报告.pdf
一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报告表类)
农村空气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河北因地制宜推进蔬果产业绿色发展
示范区建设为城市插上健康之翼
国家卫健委召开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推动会 ——北戴河新区代表国家首批13个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作典型发言
“海南地区西甜瓜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模式建立与示范”现场观摩及测评会在海南乐东成功召开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土壤肥料 东台市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 助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实施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通知

网址: 河池市2017年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自评报告 https://m.trfsz.com/newsview548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