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 来了解一下航天员如何在宇宙健身

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 来了解一下航天员如何在宇宙健身

在太空健身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为什么到了太空也不能“躺平”?

一边跑步一边喝水

太空“骑”自行车

花式玩弹力带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航天员如何在宇宙里花式健身

快跟上航天员的步伐

一起锻炼起来吧!

↓↓↓

为什么航天员要在太空锻炼身体?

航天员进入太空后,身体会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有心血管系统的改变、肌肉萎缩和骨量丢失。随着飞行时间的延长,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如果航天员永远生活在太空中,这种适应性变化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航天员最终要返回地球生活,如果不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这些变化,航天员返回地面后就不能再适应地面上的重力环境。

在轨锻炼就是帮助航天员减少肌肉萎缩和骨量丢失的不可或缺的方法。因此,太空中的航天员,每天都要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航天员在太空里如何锻炼?

为了航天员的健身锻炼,在生活区中,为航天员专门设立了锻炼区。同时还有运动模式的照明环境,让航天员锻炼健身的环境舒适舒心。主要有太空自行车、太空跑台、弹力带等锻炼器材。

太空自行车

图片

锻炼部位:心肺,四肢。

锻炼形式:间歇训练或持续训练。

锻炼效果:强化心血管调节能力,增加循环血量,改善组织血供,锻炼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太空自行车的使用和骑动感单车,有一些相似之处。区别在于太空自行车的握把是在身体两侧,固定在核心舱舱壁上。航天员在太空踩自行车,需要上肢抓好扶手,避免在失重环境下身体出现失去平衡的情况,因此在太空中骑车上下肢锻炼的负荷都不小。

太空自行车不仅是健身器材,还配合完成了航天员运动肺功能检查任务,航天员通过在自行车上完成大负荷运动,配合气体分析仪的使用,了解航天员经过发射过程和在轨停留后,心肺功能的变化,通过这一过程还帮助航天员锻炼了呼吸换气功能,为航天员穿着沉重航天服在纯氧环境进行出舱活动、工作提供了支持。太空自行车除了骑行锻炼模式,还有专门上肢锻炼模式,可实现全身锻炼效果。

太空跑台

图片

锻炼部位:心肺,下肢。

锻炼形式:持续训练、间歇训练。

锻炼效果:模拟重力环境,锻炼下肢肌肉,减少肌萎缩,强化骨骼健康,锻炼心肺功能。

太空跑台增加了重力模拟装置,配有弹性束缚带,将航天员“压”在跑步机上,让航天员相当于在正常重力环境下进行运动,否则航天员跑不起来。此外还采取隔振措施,以防止航天员的锻炼影响航天器上的其他设备和科学实验。

弹力带

图片

锻炼部位:躯干、下肢、上肢、核心等。

锻炼形式:弯举练习,直立划船练习,扩胸练习,深蹲练习等。

锻炼效果:锻炼肌肉力量,减缓肌肉萎缩,提高工作质量。

在太空中,航天员使用弹力带进行肱二头肌弯举、直立划船、扩胸等练习,与我们健身当中的弹力带并没有太多区别,都是进行力量训练。

除上述设备,国际空间站中,还配备有利用真空压力进行力量训练的器械,航天员可以在太空中,进行卧推、深蹲、硬拉等经典力量练习内容。另外还有乒乓球,太极拳这样的锻炼被引入太空。长期飞行的航天员每天运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

“地球人”该怎么做?

我们普通人,每周应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75-150分钟较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或两种强度有氧运动的等效组合。

对于5~17岁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至少平均进行60分钟的中等到剧烈运动,主要为有氧运动,并坚持一周;每周至少3天进行剧烈活动以及增强肌肉和骨骼的运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主办:河北省体育局

监制:马轩

编辑校对:何婉璇

相关知识

科普:宇航员长时间驻留太空对身体有何影响
与世隔绝情绪低落咋办 宇航员靠写日记、种菜排解
太空视角下的航天员如何保持健康?一文了解→
解密:在太空如何保障健康 航天员吃什么食物?
航天员这样健身
浙大智造的“贴心宝贝”在太空随时监测航天员身体健康
常见问题解答:太空中宇航员健康护理的真实故事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小宇航员》
航天员训练项目——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
全文检索

网址: 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 来了解一下航天员如何在宇宙健身 https://m.trfsz.com/newsview550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