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生命历程事件与中老年健康》

《生命历程事件与中老年健康》

生命历程事件与中老年健康

李晓敏,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口社会学、婚姻家庭、老龄健康。在Journal of Women & Aging,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Asian Population Studie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多项社科基金项目。
姜全保: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口分析与公共政策;数理人口学;老年学;性别失衡。出版专著多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科基金项目。

第一章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理论背景
三基本概念
四研究意义
五数据方法
六本书结构
第二章中国的婚姻、生育现状分析
一婚姻匹配观念和现状
二生育现状
三丧偶、离婚和再婚
四小结
第三章婚姻匹配与中老年健康
一文献综述
二变量设置与研究方法
三婚姻匹配模式与中老年抑郁程度
四婚姻匹配模式与中老年生活自理能力
五婚姻匹配模式与中老年健康自评
六结论和讨论
第四章生育行为与中老年女性健康
一文献综述
二变量设置与研究方法
三描述性统计结果
四生育行为与中老年女性抑郁程度
五生育行为与中老年女性生活自理能力
六生育行为与中老年女性健康自评
七结论和讨论
第五章丧偶与中老年健康
一测算丧偶指标的方法
二测算丧偶指标的数据
三丧偶指标的测算结果
四丧偶与健康研究综述
五丧偶与健康的数据和分析方法
六丧偶与健康分析结果
七结论和讨论
第六章丧偶后再婚与中老年健康
一文献综述
二变量设置与研究方法
三丧偶后婚姻状态分析
四丧偶后再婚与抑郁程度
五丧偶后再婚与健康自评及生活自理能力
六结论和讨论
第七章离婚后再婚与中老年健康
一文献综述
二数据与方法
三结果
四结论和讨论
第八章工作状况与中老年心理健康
一概念区别界定
二影响路径解释
三研究方法及变量处理
四目前受雇者的工作状况与心理健康
五曾经于体制外工作与心理健康
六结论和讨论
第九章结论和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健康相关问题问卷
致谢

本书使用 2011-2012 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调查(CHARLS)全国基线数据,分析生命历程中的主要事件包括结婚、生育、丧偶、再婚、工作等事件与中老年期健康之间的关系。本书研究了夫妻年龄匹配模式、教育匹配模式与中老年期健康的关系,发现男小女大的年龄匹配模式, 中老年期健康状况差;研究了女性生育与中老年期健康之间的关系,发现多育、 早育对中老年期健康不利, 教育程度和个人收入水平中介了早育与中老年期女性健康之间的关系;测算了老年人口的丧偶指标,发现夫妻年龄差对丧偶指标有较大影响;究了丧偶后再婚与中老年期健康之间的关系, 发现丧偶后再婚对中老年期心理健康的“保护效应” 强于对生理健康的“保护效应”。发现曾经在体制内工作的老年人的健康存在“体制庇护”。

相关知识

浅说中老年人养生与健康长寿
第三章老年人的健康保健(课件)
​中老年心理健康 中老年努力维护心理健康
专家:50岁不算老,是生命最好年龄,要长寿要保证3件事迈过3道坎
骨质疏松症——从生命历程流行病学角度研究骨骼健康
文化与生命健康
从儿童到老年,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管理策略
教育部: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 —中国教育在线
​中老年心理健康 中老年必须重视心理保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件——第十四讲 生命教育.ppt

网址: 《生命历程事件与中老年健康》 https://m.trfsz.com/newsview557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