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平凉市崆峒区持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健康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平凉市崆峒区持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健康

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正在准备营养午餐。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通讯员 魏丽

菜花炒肉、牛肉烩菜、醋熘土豆丝、莲花白炒粉条、土豆炖牛肉……近日,走进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中心小学,公示栏上的每周营养午餐食谱一目了然。
  正在排队打饭的六年级学生马嘉萱说:“学校的午餐,菜品种类丰富、美味!”
  “过去,大多数学生家长因为外出务工,孩子们中午回家吃不上热饭。对此,我们从2023年起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把营养早餐改为营养午餐,由学校食堂自主供餐,学生们可以在学校吃午饭。”安国镇中心小学校长刘淑琴说。
  同样在草峰镇中学,伴随着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学生鱼贯而出,快步走向食堂。
  今天的菜品有“芹菜炒腐竹、蘑菇炒肉、馒头、米饭……”食堂阿姨热情招呼着,同学们有条不紊地拿取餐食后,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这是崆峒区提高供餐质量、持续改善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缩影。近年来,当地不断完善供餐模式,推动农村学生营养餐从“吃得饱”向“吃得营养、科学”转型。
  今年,崆峒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全区17个乡镇、165所学校,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自主供餐,供餐模式以午餐和本校食堂供餐为主,不具备自主供餐条件的学校由其他学校提供午餐配送。目前,全区有学校食堂加工点100个、配送点65个,学校食堂自主供餐比例100%,受益学生1.52万名。
  “为确保农村学校食堂自主供餐顺利推行,2020年以来,区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335万元,用于学校食堂新建、改造、设备购置,保障食堂从业人员工资及食堂运行费用。”崆峒区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专职督学刘小勇说,今年,区财政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承担食堂人员工资及运行费用等达到598.5万元,极大提升了学校食堂自主供餐能力。
  为了能让学生“吃得好”,崆峒区在解决农村学生午餐问题的基础上,实现5元补助资金全部用在学生餐品提高上,让专项补助资金效益最大化。
  同时,当地还严把食材采购、接收查验环节,设立学生营养改善管理站,制定详细的食品安全和卫生操作规范,建立信息公示制度,对学校食堂的日常运营进行严格监管,定期排查整治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并对食堂从业人员常态化开展岗前和岗位培训,确保学生每餐吃到安全、新鲜、有营养的食物。
  “现在孩子在学校吃午餐,我能安心务农、务工,真是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安国镇中心小学家长刘菲菲深有感触地说。
  刘小勇表示,“我们将继续优化供餐模式,探索更多科学的营养搭配方式,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督促供餐学校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正在准备营养午餐。

孩子们正在开心地吃营养午餐。(本文图片均由崆峒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相关知识

甘肃平凉力荐6张“养生名片”盛邀游客“问道崆峒山”
十年健康监测 见证营养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变迁(2012—2022)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提高农村地区卫生健康水平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技术方案(试行)
4000万农村娃吃上了营养餐
“两癌”检查护健康 民生实事暖人心——崆峒区2024年城乡妇女“两癌”检查火热进行中......
功能农业: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未来农业的发展之路
从“吃得安全”迈向“吃得健康”
好好吃饭·一起精彩∣助力乡村儿童营养改善
从营养餐到科学食养如何守护学生健康

网址: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平凉市崆峒区持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健康 https://m.trfsz.com/newsview561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