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腹部是五脏六腑的核心区域,同时也是阴阳气血的滋生地。定期按摩腹部对身体具有诸多益处,这一做法也被视为实现健康长寿和中医养生的重要途径。
腹部按摩作为一种养生方法,已经流传了数千年,人们常说“持续揉腹,疾病难侵”。在唐代,名医孙思邈就在他的著作《枕上记》中推荐:“饭后百步走,常用手揉腹。”同样,晋代的医学家葛洪在《抱扑子》一书中也提出了“要想长寿,肠胃必须清洁”的养生观点。
自古以来,揉腹养生就受到众多医学家的推崇。而现代的临床实践也进一步证实,以腹部按摩为主的脏腑按摩治疗法,在辅助治疗诸如肺心病、高血压、慢性肝炎等顽固性疾病方面,确实能发挥良好的作用。因此,科学地认识揉腹养生的价值,并准确地掌握揉腹的技巧,对于延长寿命、增强身体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01
正确揉腹,
你会收获这些好处
1.辅助控糖
根据中医理论,大多数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饮食习惯紧密相连,特别是与脾胃功能的状况息息相关。延年九转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保健方法,其核心在于通过腹部的按摩手法来调理脾胃功能,进而实现控制血糖的目标。
在实施揉腹动作时,这一手法能有效刺激胃肠的蠕动,提升其活力。同时,按摩产生的摩擦热量能温通血脉,促进气血的流通,消散瘀滞。当揉腹与呼吸相配合时,腹腔内的压力会有规律地增减,这不仅能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环状况,还能显著提升消化道的消化吸收能力。
双手交叠放置,女性将右手置于下方,左手覆于其上;男性则左手在下,右手在上,确保掌心的劳宫穴正对肚脐。接着,以外侧拇指为引导,开始画圈按摩。
按摩时,先从小圈逐渐画至大圈,持续旋转9圈后,双手回到肚脐位置,进行3次深呼吸。随后,交换双手位置,并改变画圈方向,从大圈开始逐渐缩小至小圈,旋转6圈后,再次回到肚脐,进行3次深呼吸。
此按摩方法灵活多变,无论是站立、坐着,还是行走过程中,均可进行。建议每日进行3至6次按摩,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增加按摩次数。若在行走过程中进行揉腹按摩,还能更好地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2.补肾气
如今,由于工作需求,许多人长时间久坐已成为习惯,然而这种习惯长期下来会对肾气产生不良影响。原因在于,小腹是人体众多关键经脉的发源地,肾中的元气正是蕴藏于此。若长时间久坐且缺乏活动,便会阻碍此处的气血运行,进而导致肾气亏损。肾脏被视为生命的先天根基,只有肾气充沛,人体才能拥有更强大的疾病抵抗力。
在中医理论中,有一种名为“引颈龟息法”的养生方法,它被认为能够滋养肾精并提升体内的正气。
将双手交叠置于脐下,轻轻承托小腹;头部略向前倾,下颌微向下点,收拢下巴,接着缓缓向后收回,然后慢慢上提,一直朝后上方拉伸,当颈部拉伸到位后,依据自身感受稍作停顿。
3.健脾胃
许多老年人在尝试滋补品时,常常会遇到虚不受补的问题,导致消化不良、上火等不适感受,甚至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容易遭遇消化不良、胀气等困扰。这些症状往往源于脾胃功能的虚弱。为了缓解这些问题,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刺激位于腹部的梁门穴。通过这样做,可能有助于改善脾胃状况,减轻不适感。
梁门穴位于肚脐上方四寸,再向两侧旁开两寸的位置。这个穴位对于促进消化、消解积食有显著效果,同时也能减轻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的症状。操作时,请将双手叠加,以拇指按压住巨阙穴,仿佛托起一根大梁般将梁门穴轻轻托起,随后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按摩。
02
这两种情况,
尽量别揉肚子
1.肚子疼痛明显
如果是短暂而轻微的腹痛,通常可能是由胃肠痉挛引起的,此时轻轻地揉揉肚子或许能带来一些缓解。然而,并非所有的腹痛都能通过简单的揉搓来解决。
例如,由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或阑尾炎等病因引发的疼痛,揉肚子这种机械性刺激不仅可能无法缓解疼痛,甚至可能加剧不适感。因此,关键在于及时找出腹痛的真正原因。
2.最近做过腹部手术
揉肚子会导致腹腔内压力上升。尽管某些小规模的临床研究显示,适度地揉肚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术后便秘,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对于刚刚接受过腹部手术的患者而言,为了避免因揉肚子而可能引发的伤口裂开、愈合受阻等不必要的风险,建议不要随意进行揉肚子的行为。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彭秋霞
审校:郝雅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