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具备的膳食营养知识素养分析

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具备的膳食营养知识素养分析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为以猪肉为主的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增加,食用油和盐摄入量超标,脂肪供能比超过30%,谷类和蔬菜的摄入量减少,鸡蛋、鱼和奶制品的摄入量处于较低水平[1−2],我国居民仍然面临营养不足与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这种不平衡导致了营养相关疾病的不断增加,与此同时,营养健康生活方式尚未得到普及[3]。研究表明,个体的健康受到膳食知识的影响[4−5]。膳食知识增加,自评健康为“好”的可能性增加[5]。而我国成年人群在膳食推荐方面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普遍偏低,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西部地区以及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当中,这种知识水平的不足更为显著[4,6-7]。然而,目前关于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具备膳食营养知识素养情况的调查研究尚欠缺,这一领域的深入调查与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云南省基诺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和普米族6个特有少数民族膳食营养知识素养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提高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膳食营养知识素养提出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云南省少数民族聚居地的≥18岁特有少数民族(基诺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普米族)

本研究中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具备膳食营养知识素养的占8.3%(布朗族最低0.2%),相较于我国≥18岁人群中具备膳食营养知识素养的36.01%的比例,这一数据明显偏低[6]。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膳食营养知识素养的形成与个人的文化程度和所属民族紧密相关。这一结论与既往的研究[6-7,16]结果基本吻合,即文化程度较高的个体,更有可能具备较高的膳食营养知识素养。他们往往更加重视维护自身健康,对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也表现出更高的关注度。布朗族具备膳食营养知识素养的比例最低,可能是与本研究布朗族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多(85%)有关。与膳食营养知识素养最高的阿昌族相比,基诺族、德昂族、布朗族、普米族更不具备膳食营养知识素养。营养教育已被广泛认为是解决公众营养与健康问题的最基础、最经济且最有效的手段。通过普及营养知识,不仅能够引导公众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还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营养相关疾病,从而以低成本实现高效益的健康管理[17]。本研究结果提示,低文化水平、少数民族是营养教育、合理膳食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

综上所述,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18岁人群膳食营养知识知晓率及具备膳食营养知识素养低于人群平均水平,建议针对不同膳食营养知识的短板,重点加强边远地区低文化程度的少数民族营养教育宣传工作,广泛普及膳食营养知识,促进他们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及营养健康水平的提升,从而有效地推进国民营养计划和健康中国战略。

相关知识

云南少数民族的养生智慧:多元文化的健康之道
健康管理之膳食营养分析指导你知多少
【行动专刊】扎实推进合理膳食行动 全面提升群众营养健康素养
云南:着力“医药养” 守护全民大健康
膳食分析系统营养师(营养师膳食分析系统)
民族健身操教程
云南省卫健委
250例孕妇孕期保健知识的调查分析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妇幼人群膳食指南(2022)及膳食评估技术新进展培训班通知
营养师应具备的知识有哪些

网址: 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具备的膳食营养知识素养分析 https://m.trfsz.com/newsview579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