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散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人们熟知的基本活动方式,那么大家知道散步的养生机理,散步健身的方式,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吗?请听我细细道来。
长期以来,人们对散步更多地把它当成茶余饭后休闲的一种随意活动,并不清楚散步在养生、保健、预防、治疗等方面的作用,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散步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价值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俗话说:“走为百练之祖”,散步是唯一能终身坚持的锻炼方式,其优点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进行,而且动作缓慢、柔和,不容易发生骨折或其他意外。因此,特别适合年老体弱、身体肥胖和患有慢性病人的养生保健锻炼。那么散步的养生机理是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步行时由于下肢大肌肉群的收缩,大步疾走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心每搏输出量增加,血流加速,以适应运动的需要,这对于心脏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散步还可增强血管壁的弹力,减少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在动脉壁上聚积,改善冠动脉的血液循环。散步能放松血管平滑肌,所以有助于降低血压。因此散步是增强心脏功能,有助降低血压的有效手段。
2. 长时间和大步疾走可增加能量的消耗,促进体内多余脂肪的利用。对于因多吃少动而发胖的中年人,如果能坚持每天锻炼,通过运动多消一耗热量,并适当控制饮食,能减少体内脂肪的积存,避免发胖。因此散步还可以起到减肥的效果。
3.散步还可以改善新陈代谢,使血糖降低,减少血糖转化为甘油三酯的机会。饭前饭后散步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研究证实,中老年人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散步1.5~2小时,代谢率提高48%,糖的代谢也随之改善,因此散步有助于促进糖类代谢正常化。
4.散步是一种需要承受体重的锻炼,同时运动能延缓退行性关节的变化,有利于关节炎的防治,因此散步有助于延缓和防止骨质疏松症。
5.散步是一种积极休息的良好方式,轻快地步行对大脑皮层是一种温和而有节奏的刺激,对中枢神经能起到良好的调整作用。它可以缓解神经肌肉的紧张而起到放松镇静的效果,从而使人感到心情愉悦,清新轻松,帮助解除疲劳。对于脑力劳动者,在户外新鲜空气里散步,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放松,可以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
6.经常进行步行锻炼的人与那些长期坐着的人相比,肺活量较大。散步还可以改善消化腺的功能和促进胃肠的规则蠕动,能促进食欲和帮助消化,从而增加营养的摄取量,因此散步可改善呼吸和消化系统的功能。
研究证实,散步对骨质疏松、颈腰椎病、肥胖症、高血糖、高脂血、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卒中后遗症、神经衰弱、抑郁症、便秘、免疫力低下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以上就是有关散步的养生机理,今天先说到这里,下回我们再来细说一下有关散步的方式和要求以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