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3090011001、3090011002、3090011003、3090011004
课程英文名称:The sports table tennis option course syllabus
学 分:9(2、2.5、2、2.5)
总学时数:72
理论学时:60
实验学时:
课外学时:12
开课部门:体育部
开课学期:第一、二、三、四学期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先修课程: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属性:必修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参考教材:田振生;《大学体育教程》,第一版,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主要教学参考书:
《球类运动——乒乓球 手球 垒球 羽毛球(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07-01
《乒乓球快速入门全程图解》,张力, 2015-011
《现代大学体育教程》,陈志勇,2007-06-19
《乒乓球竞赛规则》,中国乒乓球协会,2017-05
二、课程介绍
乒乓球是利用球拍隔网击球的项目,具有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等特点,由于其运动负荷可强可弱,因此它又是一项适合终生从事的运动项目。乒乓球选项课力主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评估能力、预判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模仿能力、手眼协调配合能力,增强学生的敏捷性和协调性,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通过两人击球练习和双打比赛,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由于乒乓球运动在我国有很大的群众基础,因此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我们力求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在自己的原始基础之上都有所积累和提高,同时,使学生在培养运动能力和兴趣,打造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乒乓球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乒乓球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乒乓球运动基本技术、战术及理论知识,掌握乒乓球技术练习的形式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乒乓球运动的核心技术;能够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乒乓球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各项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身体各项素质和健康水平;掌握常见的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处置方法。
4、心理健康目标:通过乒乓球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5、社会适应目标:通过乒乓球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课程教学目标
具有健康意识,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良好的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目标1、3、4、5
四、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学期主要教学内容: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
(一)学生基础普遍较好的教学班,可采用以下教学内容安排:
1、基本理论部分(支撑课程目标:1、2、3)
(1)、大学体育概述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3)、体育卫生与保健
(4)、乒乓球运动概述
(5)、乒乓球技战术基础理论
(6)、乒乓球规则、裁判法、竞赛及组织常识
学习目标:
了解:大学体育、体质测试的意义
理解: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掌握:乒乓球运动体育锻炼的方法、乒乓球比赛的裁判与竞赛组织
重点: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难点:理论联系实际,能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
2、基本技术部分(支撑课程目标:2、4、5)
(1)、握拍方法:横板握拍、直板握拍
(2)、正手击球:平击发球、平击球、攻球
(3)、反手击球:平击发球、平击球、攻球
(4)、步法:侧滑步、交叉步、跨步、后撤步等
学习目标:
了解:乒乓球运动的技术体系
理解:乒乓球运动基本技术动作方法及运动规律
掌握:乒乓球基本技术的练习形式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乒乓球动作组合技术
重点:各种技术动作的规范性
难点:从实际出发,在动态击球回合中,调整击球的落点
3、教学比赛:三局两胜制单打比赛(支撑课程目标:1、2、3、4、5)
4、身体素质:基本身体素质、专项身体素质(支撑课程目标:1、2、3、4、5)
第二学期主要教学内容:
1、基本理论部分(支撑课程目标:1、2、3)
(1)、大学体育概述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3)、体育卫生与保健
(4)、乒乓球技战术理论
(5)、重点讲解乒乓球规则、裁判法、竞赛及组织常识
学习目标:
了解: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理解:通过乒乓球运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
掌握:乒乓球比赛的裁判与竞赛组织
重点:利用上述知识进行合理比赛和观赏比赛
难点:学生差异大,双打分组以好带差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团队配合共同提高
2、基本技术部分(支撑课程目标:2、4、5)
(1)、发球技术:正反手下旋、正反手侧旋、正反手上旋快球、正反手侧上旋、正反手侧下旋等
(2)、接发球技术:搓上旋球、搓下旋球、搓侧旋球等
(3)、攻球技术:正反手长台拉球、正反手短拉球、正反手台内挑打等
3、战术部分:
(1)、单打套路:发球抢攻、摆短劈长等
(2)、双打配合:站位、轮转、沟通等
学习目标:
了解:乒乓球运动的技能运用体系
理解:乒乓球运动技能应用及运动规律
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各项基本技术,同伴配合意识
重点:比赛时技战术的合理运用,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规律,让学生体验总结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实战能力
难点:学生差异大,如何融合、互补发挥每个人的潜能
五、教学安排
本课程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部分组成。理论教学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学期在第一次课集中进行或分散到每次的教学当中,第二学期集中讲解规则和裁判法。
乒乓球课程学时分配表
第一学期教学内容
学时
第二学期教学内容
学时
理论
运动基本理论、乒乓球专项理论
2
乒乓球规则、裁判法
2
实践
1、球性练习
2
1、发球
6
2、正手击球
8
2、接发球
4
3、反手击球
6
3、攻球
6
4、正反手结合摆速
2
4、教学比赛
12
5、正手扣杀、反手弹击
2
评价
考试:正、反手击球(30秒倒计时,计击球回合数)
4
双打教学比赛
4
课外
制定运动处方;体育理论考题
6
乒乓球规则及裁判法考题;乒乓球比赛的组织及编排
6
合计
32
40
六、教学方法
1、通过讲授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
2、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比赛,使学生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能。
3、通过实例分析,强调对乒乓球理论及技术认识,并能将之应用于实战。
七、成绩评定
考核内容
第一学期
(1)、考勤及平时表现(30℅)、课外(10℅)
(2)、30秒计时正、反手击球 (60%)
第二学期
(1)、考勤及平时表现(30℅)、课外(10℅)
(2)、双打教学比赛(60%)
详细说明:
第一学期:
1、平时成绩:占40%。(1)课堂表现(2)出勤情况(3)课外作业。
2、期末成绩:占60%。正手击球30秒,按30秒内击球述为准,击球一回合得1分,满分30分。反手考核方法同正手,正反手得分相加即为考核总分。教师可根据学生击球时的技术动作规格进行适当加减分。
第二学期:
1、平时成绩,男生及参与教学比赛的女生占20%,不参与教学比赛的女生占40%:(1)出勤及课堂表现情况(2)课外作业。
2、分组教学比赛,仅男生及有能力与男生进行教学比赛的女生,占20%:(1)单打,10分,按照全班排名进行分数评定,具体比赛形式及赛制有教师自行决定;(2)双打,同单打。
3、期末成绩占60%:(1)男生考核办法——双打教学比赛,教师根据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绩评;(2)女生考核办法——正、反手发球,正、反手接发球,教师根据技术动作进行绩评。
4、如女生有能力与男生进行双打比赛,可将其编入男生组进行评定,教师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分。
八、说明
1、从学生的需要以及乒乓球运动规律出发,将教学比赛作为核心的教学手段,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
2、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由教师自主安排一定量的素质练习。
3、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教师可对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控制。
九、其他
课程的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
1、教学大纲
考核周期: 4年,修订周期:4年
改进措施:课程负责人组织课程团队所有教师讨论后提出改进意见,经教研室主任审核后由教学院长批准
2、成绩评定考核
考核周期:1学年,评价依据:学生最终成绩综合分析。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最终成绩的分布,进行相应的内容调整和优化,并改进教学方法。
相关知识
体育保健活动课教学大纲
打乒乓球常见的六个热身动作
中国乒乓球训练基地暨福隆体育公园
瓦尔德内尔乒乓生涯十大秘笈
打乒乓球五大好处:健身、反应、减脂、心理成长与社交的完美融合
大学体育选项课——瑜伽选项课教学纲要
乒乓球横板生胶反手发球手艺[图文教学]
西园社区举办乒乓球比赛 倡导居民健康锻炼
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肩袖损伤康复训练个案报告.pdf
大班健康优秀教案《运动项目知多少》含PPT课件
网址: 乒乓球选项课教学大纲 https://m.trfsz.com/newsview589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