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适合中年人的5天晚餐分享,粗细搭配,健康好吃,远离三高

适合中年人的5天晚餐分享,粗细搭配,健康好吃,远离三高

家常5天晚餐分享,每天一个花样,花钱不多吃得好。

适合中年人的5天晚餐分享,粗细搭配,健康好吃,远离三高。

今天单位请来了一位老师,给大家做一次健康讲座,讲到了危害身体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身体出现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很容易堵塞血管,堵塞到心脏,就是心梗,堵塞到脑部,就是脑梗。

那么怎样才能预防三高呢?

首先就是要注意饮食,饮食清淡不油腻、少盐少油少糖,然后要适当运动,不能让身体肥胖,不熬夜,最后就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也就是心态平和。

我和丈夫几乎每天都会称体重、量血压,如果发现体重增加了,会随时减少食物的摄入,增加运动量,来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这样做不仅是为了保持身材苗条,更是为了身体健康。我和丈夫都没有三高,就是我家的饮食习惯,一向都是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少盐少油少糖,保证每餐都是健康餐。


第一天的晚餐:

羊排炖萝卜,大米玉米米饭。

我家最爱吃清炖羊排,炖出来后,去掉上面漂浮的一层油脂,味道清爽鲜美,再搭配一些白萝卜和红萝卜、粉条,有荤有素,吃着解馋过瘾。

蒸米饭我家总是喜欢放一些玉米碴子,每天吃一点粗粮,身体更健康。


羊排炖萝卜:

做清炖羊排,用电饭锅炖出来,羊排酥烂,味道鲜美,肉汤清澈,而且不用开火,不用掌握火候,新手一看也会做,最方便了。

羊排先焯水,清洗干净后放入电饭锅,添加适量清水,放上几粒花椒,一片香叶,一段桂皮,几滴料酒,按煮饭煎,时间到,再放上萝卜块,再炖一分钟,撒上葱花出锅。


第二天的晚餐:

自制油条、拌葱头,红豆红枣枸杞豆浆。

今天想吃油条了,炸一盘小油条,吃油条,搭配一盘葱头吃,葱头有降压减脂的作用,用香醋拌着吃,清新爽口,和油条一起吃就不会觉得油腻。


自制油条:

我家做油条的方法很简单,随时吃随时做,喜欢吃油条的可以保存这个方法。

做法200克普通面粉,2克泡打粉,0.5克小苏打,1克盐,一个鸡蛋,适量冷水和面,面团偏软一些,揉好的面团饧面5分钟,擀成长方形,切成小条,两根小条叠在一起,用筷子竖着按压,放入油锅里面,炸至油条金黄出锅。

这样炸出来的油条个个都是空心的,香酥香酥的,比外面买来的好吃很多哦。


红豆红枣枸杞豆浆:

吃油条,再搭配一杯豆浆,今天的豆浆是用红豆、红枣、枸杞和大米打出来的,前面也和大家分享过,无论是打蔬菜汁还是豆浆,添加一点大米或者小米,打出来的蔬菜汁或者豆浆口感分外香浓好喝。


第三天的晚餐:

香菇油菜,西红柿土豆丝,大米黄米米饭,菊花茶。

最近天气干燥,人容易上火,晚餐的汤,换成金丝皇菊菊花茶,菊花茶有清热解毒、消暑祛火的作用,晚餐喝菊花茶,口感清香,身体舒服。


第四天的晚餐:

土豆香菇羊肉臊子面,香芹叶花生米。

吃面条的时候,丈夫的面条多,我的少,多喝一些臊子汤,饱腹不长肉。


第五天的晚餐:

西红柿青椒鸡蛋,榨菜萝卜丝油菜汤,大米黄米米饭。

我家喝汤,总是喜欢喝比较清澈的汤,今天的汤里放了一包5克的榨菜,就不用再放盐了,再放几根白萝卜丝,煮到萝卜丝绵软,再放上几根自家蔬菜盆里种的油菜,滴几滴味极鲜、几滴香油,汤就出锅了。

喝起来清淡鲜美。


最美不过家常菜,我是:厨房的温馨——家常美食天天见。每天用心为家人做好一饭一菜一汤!家常饭菜就是家的味道,厨房的温馨,充满爱的小日子。家常美食就是每天用简单的食材,制作出家人爱吃的、健康营养的饭菜。欢迎继续关注!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评论,提出宝贵意见。谢谢您的点评、点赞、分享。

此图文为“厨房的温馨”原创作品。严禁盗图盗文、非法搬运,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知识

三餐粗细搭配保健康
合理饮食粗细搭配
晚餐吃得不对,小心这些健康风险!健康晚餐搭配推荐
三餐最营养的搭配? 每天三餐营养餐怎么搭配?
健身餐三餐搭配怎么搭配才是比较合适的?
个人健康饮食计划一日三餐的饮食搭配
健康饮食三餐搭配 一日三餐健康饮食
营养晚餐搭配教您吃出健康
青少年饮食营养搭配 一日三餐巧搭配身体好
合理搭配好一日三餐(名医讲堂)

网址: 适合中年人的5天晚餐分享,粗细搭配,健康好吃,远离三高 https://m.trfsz.com/newsview611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