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选择性教育理念,积极推进中小学育人组织方式、教育管理模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合力与氛围,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全市决定在中小学校推进学生成长导师制。下面就来看看,啥叫成长导师制……
它的实施原则是?
(一)生本化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性格与个体差异,善于发现、研究学生的情感、智能、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通过建立师生间亦师亦友的导学关系,真诚关爱受导学生,实施个别化的教育帮助,因材施教、因人施导,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二)发展性原则。以促进学生持续发展、长远发展为指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规律,在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的基础上,协商确定符合受导学生实际的发展目标和行动策略,并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循序渐进引导、帮助,逐步提高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三)选择性原则。学校以师生比合理确定每一名教师的受导学生数量,实行师生双向选择。学生根据个性化发展需求,选择可能对自己帮助最大的导师;导师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及所掌握的学生表现情况,选择受导学生。学校也可在充分尊重导师和学生的前提下对师生的互选作适当调整。重点安排好行为有偏差、心理有缺陷、学习有障碍、家庭有变故、生活有困难的特殊学生。
导师的主要职责是?
,是指学校在现行班级管理的基础上,由全体教师担任导师,每名导师具体负责对几名学生教育、引导和帮助。导师工作的主要职责是:
(一)思想启导。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品德表现和行为习惯,注重对学生理想信念、是非观念、公平意识、规则意识、法治意识的培育,使学生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学会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等基本关系,引导学生从小有梦想,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
(二)心理疏导。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关注学生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变化,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帮助学生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引导学生重视心理健康保健常识的学习,学会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悦纳自己,善待他人,拥有自信自爱、坚韧乐观的心理品质和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三)学业指导。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定期与学生共同分析阶段性学习状况,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与发展目标,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合理安排自主学习时间,改进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四)志趣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逐步培育自己的兴趣、特长,努力改进不足;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文体艺术活动,逐步掌握几项体育运动和艺术表现方法,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平台勇于展示,并努力成为自己的特长,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艺术素养;引导合理安排课余生活,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学会文明上网,防止沉迷网络;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生态环保、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学会过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五)成长向导。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密切与家长联系,帮助学生逐步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和职业兴趣,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树立远大志向,引导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和分阶段目标,学会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为目标达成而持续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基。
(六)生活帮助。关心并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密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情况,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与家庭成员的关系,积极承担适量的家务劳动。对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要重视培养节俭的生活方式;对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要重视培养积极心态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引导其量力而行,不攀比不跟风。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应在保护其隐私的前提下,提请学校协调相关部门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
它的实施要求是?
(一)制定实施方案。各中小学要结合学校实际和师生现状,顶层设计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施方案,明确学校导师制工作的组织体系和管理网络;明确导师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明确导师制工作的推进措施;明确导师制工作实施的时间节点要求,确保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扎实开展。
(二)明确导师基本要求。导师应全面了解每一名受导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表现情况和个性、兴趣、爱好,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导师要多与学生交流,每次交流都要有方案设计和内容记录。要跟踪指导,跟踪记录学生成长、发展的轨迹,不断完善学生成长档案。
(三)处理好导师与班主任的关系。班主任一般作为首席导师或导师组长。导师团队的其他导师,在负责做好对受导学生引导、帮助外,应主动与相关班主任联系,积极组织、指导班级文体等活动,认真履行学科教学的育人职责,使导师对受导学生的个别指导与班主任对班级的集体教育有机整合,提高育人合力与质量。
(四)完善制度推进实施。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的相关配套制度;要建立完善谈心交流、指导反馈、家校联系、分析会诊等工作制度;将导师工作纳入绩效分配和奖励,同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相挂钩。
注:以上节选自《舟山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推进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