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家庭教育】性别教育要趁早,是时候补上“性别平等教育”这堂课了!

【家庭教育】性别教育要趁早,是时候补上“性别平等教育”这堂课了!

家庭教育

如果孩子问您为什么有“三八妇女节”,却没有“男人节”,您会怎么回答?我们都知道要“男女平等”,但您知道“性别平等教育”吗?我们身边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会对孩子产生哪些影响,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引导?今晚,《城市的声音》之“家庭教育”栏目,邀请了三位嘉宾一起谈谈 “性别平等教育的那些事”。

寮步香市中学老师 杨冰瑶

寮步河滨小学老师 熊丝

寮步河滨小学老师 钟少华

1

杨冰瑶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对推动我国人口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当今社会还是普遍存在性别认知偏差现象。性别刻板印象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给性别自我认识、社会关系、生涯发展带来一定的局限。因此,在中小学推进性别平等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性别平等教育是一项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妇儿工委、教育局积极组织和统筹,再因地制宜的在学校中开展工作。作为东莞市首批性别平等教育试点学校,我校在市、镇妇儿工委及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主要通过开设性别平等教育课程、开展实践活动等来实施性别平等教育。其中,突破性别限制,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是改变师生、家长传统性别观念的突破口,也是我校生涯教育的重点内容。

父母要在家庭中营造性别平等的氛围,合作分工,改变固定的家务劳动性别角色;培养孩子的性别平等的意识,尊重孩子的爱好,帮助孩子拥有更多发展的可能性;给予女孩儿更多的尊重和自由,鼓励她们勇于突破性别限制,发掘自己的潜能,追逐梦想。

2

熊丝

1.开展性别平等教育,就是希望能够进一步破除性别角色与分工的刻板化,让男女都有平等发展的权利和机会,自主选择“主内”“主外”或者“兼顾内外”,实现家庭和社会性别分工平等。

2.提倡性别平等,首先便是尊重生理差异,男女生在生理上存在差异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也不要扼杀孩子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就比如,男孩子希望学跳舞、女孩子喜欢踢足球,这些都是可以的,作为父母或者是老师,不要去强加干涉阻止孩子。

3.在家庭中,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营造性别平等的环境?

首先,家长首先要认识并了解两性生理结构机能和身心发展历程。忽视两性差异或者误解、夸大差异,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其次,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不因性别歧视或者偏爱某一家庭成员。

再次,不管孩子的表现是否与性别角色的规范一致,最重要的是鼓励孩子展示自我特色。

3

钟少华

开展性别平等教育是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工作要求。但长期以来,社会上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思想普遍存在,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社会环境下成长,受到不少影响。

在2018年12月,我接受东莞市妇儿工委和东莞市教育局下达的任务,展示一节以“性别平等教育”为主题的主题教育课。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我对学生进行性格特质了解方面的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学生认为女生的性格应该是文静的、害羞的、温顺的,同时学习成绩是比较优秀的;而男生则是活泼的、大胆的、主动的、调皮的、同时体育成绩会比较优秀。从同学们这些认知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性别认知存在“性别刻板印象”的情况。性别刻板印象必然会给孩子的成长、发展带来一些限制与影响。

男女平等的愿景任重道远。性别平等教育进校园,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性别平等作为学校教育内容,应该教育些什么?这得从性别平等的狭义谈起,狭义的性别平等教育是指培养性别平等观念和行动能力的教育,因此,我认为在中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性别平等教育就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性别平等观念,以及在行动中落实的教育。

在中小学实行性别平等教育,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而应该让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参与进来。把性别平等教育贯穿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培养专业专职教师,专兼职结合,将性别平等教育编入课程计划,开设专题课程、融合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开展主题活动,课内课外相结合,实行传播思想、落实行动,让性别平等教育真正落地。

您怎么看待性别平等教育课堂走进学校?您平时在家中是如何培养孩子的性别平等意识的呢?欢迎在留言区写下您的观点。

编辑:李明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
性教育课堂、康乃馨计划, 百蹊教育基金会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区别
家庭教育需在理念和方法上补课
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
助力教职工家庭教育,“孕产期呵护与育儿”课堂顺利举行
家庭教育
体育课堂进行日常生活生存技能教育教学的必要性.doc
什么是早教 早教到底教育谁

网址: 【家庭教育】性别教育要趁早,是时候补上“性别平等教育”这堂课了! https://m.trfsz.com/newsview613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