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引发热议
近日,东莞“两会”顺利召开。东莞市政协委员、市妇联副主席彭燕带着“全面推进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提案走进“两会”,建议在中小学全面开展性别平等教育,提出:性别平等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提案一经提出,便引起委员热议,“性别平等,要从娃娃抓起”更是成为两会金句。推广性别平等教育的提案经东莞日报、南方+、东莞阳光网等东莞主流媒体平台的宣传,“性别平等教育”成为热词进入了大众视野。
知识小链接:性别平等小课堂
那什么是性别平等呢?
性别,分为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
生理性别指男女两性生理上的分化,表现在染色体、性腺、性激素、生理机能、身体形态等方面的差别。生理性别是与生俱来的,一般不可改变或者很难改变。
社会性别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包括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男女不同的角色分工、社会期望和行为规范等。社会性别是后天赋予的,会因为社会文明程度不同而有差异,会随社会的发展而改变。
性别平等,指在尊重生理性别差异的基础上的社会性别的平等。
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初见成效
2018年,市妇儿工委、市妇联、市教育局联合印发《东莞市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试点实施方案》,在莞城、寮步两个镇街和莞城中心小学、莞城步步高小学等8所学校试点,开展为期一年的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架构、开展教学研究、强化教育培训以及营造性别平等文化氛围等系列工作,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设计出一批优秀课例,培育了首批示范镇街和学校,为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2019年5—8月,市妇儿工委牵头在全市中小学校和中职学校开展性别平等教育优秀教学案例征集活动,得到各镇街、各中小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共征集优秀教学案例124个。经组委会和专家评审,60个案例获得一、二、三等奖。
滑动左右查看更多
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稳步推进
根据省相关文件要求,市妇儿工委联合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教育局等单位联合出台《关于在全市全面开展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实施方案》,在第一批试点经验和成效的基础上,在全市32个镇街选取67所中小学校开展第二批试点,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工作进一步扩点扩面。
接下来,市妇儿工委将进一步健全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工作的领导组织架构,加强对试点学校的工作指导,通过召开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工作推进会,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和优秀课例研讨会、研发性别平等教育系列课程以及制作性别平等宣传片等举措,切实将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工作的目标和要求落细落实。
原标题:《东莞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引广泛关注》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指引
东莞育儿嫂
东莞市中医院
广东省中小学线上教育常见问题解答
东莞针灸减肥医院排名:盛、中德、协和等上榜!
东莞市人民医院免费婚前孕前保健工作预约指引
「东莞普拉提教练招聘信息」
“数据要素×”广东分赛,东莞这五个项目获奖!
广誉远国药——东莞公益徒步赛场上的“能量补给”站
关注心理健康!组织心理援助指导中心在东莞正式启动
网址: 东莞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引广泛关注 https://m.trfsz.com/newsview613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