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
后遗症
家住南宁市的67岁老人周阿姨正处于中风恢复期,自今年1月中风后,她右侧肩膀逐渐出现疼痛、肿胀,右臂不能抬举、不能提物,自觉右手臂麻木,夜间疼痛更甚,痛苦不已。
此前周阿姨多次在私人诊所进行右侧肩膀关节按摩、物理治疗等,疗效均不理想。5月3日,她来到了我院脑病科二区……
案
例
周阿姨因“右上肢麻木、乏力,右侧肩膀疼痛、肿胀4个多月”入我院脑病科二区, 右肩疼痛评分5分,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评分8分,脑病科二区主任古联第一时间来到病房为周阿姨明确诊断: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1期。
随后科室医护团队为周阿姨制定诊疗护理方案: 中药汤剂内服加中药竹罐治疗右肩及右上肢。
/////////
经过医护团队协同治疗2周后:周阿姨的右肩疼痛评分降至1分,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评分1分。右前臂能自如向前、向后、向外、向内活动,能正常向上举,梳头、吃饭均能正常使用右手。
继续原方案治疗1周后:周阿姨右肩疼痛评分0分,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评分0分,右肩及右上肢活动自如,无疼痛。
周阿姨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大赞小小的竹罐
竟有如此神奇的疗效!
“ 中医竹罐 ” 巧治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肩关节运动障碍、手部肿胀疼痛、肩臂灼痛、皮肤颜色和温度改变等。如不及时干预治疗,严重影响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极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
中医认为,肩手综合征的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虚体复感外邪,造成经络闭阻,患肢气血运行受阻,导致水液停聚脉外,进而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
脑病科二区运用传统中医护理技术 中药竹罐为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治疗,效果良好。
中药竹罐治疗
中药竹罐治疗历史悠久,早在《五十二病方》中有记载。
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记载“取三大青竹筒,长寸许,一头留节, 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子数沸 ,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这已是最早记载的竹罐制作和以水煮罐的吸拔方法。
《医宗金鉴》首次把辨证用药和拔罐疗法紧密地结合起来。 中药拔罐疗法是指将拔罐法与中药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针对患者中风后肩关节肿胀、疼痛 、不能抬举、不能持物、局部皮肤发红发热等症状,由全国名老中医董少龙带领的中医治疗团队拟方,黄芪、当归、川芎、桑枝、鸡血藤等为主要成分,结合患者予以辨证拟方。
“
将配制好的药物装入布袋浸泡后煎煮1小时,然后再把竹罐投入药汁内同煮。治疗时将竹罐捞出,快速将水甩浄后迅速按在相应腧穴或应拔部位的肌肤上,并在罐上覆盖毛巾,留罐5-8min,每日1次,7天为一个疗程。
”
中药竹罐治疗通过拔罐的机械作用和温热作用,促进体内新陈代谢,调整免疫功能;拔罐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使中药有效成分经过皮肤黏膜的吸收进入体内,从而祛除筋肉血脉中的风寒,逐其湿气,使筋脉关节得以濡养、通利,达到消肿止痛、除湿逐寒、通利关节的作用。
脑病科二区团队
精品科室:脑病科二区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二区是邕桂地区中医脑病的医疗、教学及科研中心之一。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病专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建设学科、广西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是中国卒中中心联盟下设的卒中中心。科室目前开放床位130张,有东葛和仙葫两个病区(仙葫病区设有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发展,我科在脑血管病溶栓与介入、眩晕病诊治、失眠与神经心理疾病、神经重症、帕金森病、痴呆、头痛病等亚专业领城异军突起,与国内一流学科同步,引领和带动本地区中医脑病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科室共有医、技、护人员60人,其中全国名老中医1名、广西名中医1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3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9人、主治医师8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人;国外学习访问学者1人;省级学会主委1人;省级学会副主委3人。科主任古联主任医师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学术带头人,以古联主任医师为核心,科室团队细分神经重症专业组、神经介入专业组、眩晕专业组、痴呆专业组、癫痫专业组、失眠心理专业组、神经免疫专业组、头痛专业组等,同时配备有专业的针灸、中医治疗医师。术业有专攻,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专业化的诊疗服务。科室团队以“仁心、精业”为理念,秉承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崇尚团结协作、严谨和谐的精神。
科室设有神经重症监护室、卒中病房、眩晕治疗室、失眠治疗室、心理治疗室、神经电生理室等专业诊疗场所。专科诊治设备有眼震电图仪、经颅磁刺激治疗仪、神经心理测评系统、沙盘辅助心理诊治系统、肌电图诊断仪、脑诱发电位诊断仪、经颅多普勒超声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诊断仪。主要收治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品牌专业有中风、脑血管介入、神经重症、眩晕、头痛、痴呆、癫痫、神经免疫、失眠焦虑抑郁、传统中医等。
文章来源: 医院脑病科二区
文章编辑:医院宣传办公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