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三抓三促”行动工作部署要求, 为加强护理工作中的中医操作理论应用的科学化、规范化, 深化中医特色项目护理服务内涵,将中医的理论和操作集合到临床工作中。
中医理论认为: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毒、外伤的侵袭,即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经络不通则经气不畅,经血滞行,可出现皮、肉、筋、脉及关节失养而萎缩、不利,或血脉不荣,六腑不运等;通过拔罐对经络、穴位的刺激作用,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儒养脏腑组织器官,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
药物竹罐就是将竹罐放入中药中煮沸,将药物分子充分导入竹罐纤维,竹罐趁热吸拔于经穴上,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中药竹罐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外感风寒湿邪、外伤劳损等原因所致的肢体不同部位的痹症、颈椎病、腰背痛、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脂、高血压、月经不调、感冒咳嗽、哮喘、肺炎、胃腹疼痛、吐泻泛酸、便秘、泌尿系结石、尿潴留、腹股沟疝、腹痛、疖痈不同阶段(未成脓时可将郁滞毒气吸出,令气血通畅瘀肿消散,已成脓时也可托毒排脓减轻症状)、毒虫咬伤等。
1.治疗部位皮肤过敏、溃疡、全身浮肿、烫伤、冻伤、肿瘤、女性经期、孕期腹部及腰骶部禁用。
2.在治疗时间内出现水泡,中医认为:是体内病邪(主要是积滞的湿邪)外出的表现形式,对于较大的水泡应及时穿破引邪外出,对较小水泡不需特殊处理,任其自然消退,二者均须注意预防感染。
3.拔罐前后不宜过于劳累和饮酒,以免影响疗效。
4.拔罐后要喝一杯开水,热症加醋或白糖水,寒症加盐为宜,风湿症喝姜水,气血亏虚加红糖。
治疗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时,通常直接拔罐于病变部位及其周围相关穴位。
腰部:肾俞、腰阳关、腰夹脊、大肠俞、气海俞等;
肩部:肩髃、肩髎、肩内陵、肩贞等。
其中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等具有放射性疼痛的疾病,可按部位循经取穴。
呼吸系统疾病主要选择肺经穴位和背俞穴,如中府、云门、肺俞、风门、膻中、肾俞等;
消化系统疾病主要选择在胃脘部、腹部的穴位并配合胃经的其他穴位;
泌尿系统疾病如产后尿潴留选用肾俞、膀胱俞、中极、关元俞等。
注意事项: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易于移动或骨骼凹凸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宜。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和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昏迷危重、高热抽搐病人和孕妇腹部、腰骶部,不宜拔罐。
普外科护理人员全面落实三抓三促行动,抓护理安全质量、抓业务能力提升,同时我科还开展了耳穴压丸,艾灸,穴位贴敷,腕踝针,中药封包等中医特色治疗,为患者提高更好的就医体验。我们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满足患者需求,促进患者康复,助力科室高质量发展。
更新于 2023-05-17
相关知识
威海: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优质医疗服务助健康
中医适宜技术成健康扶贫“良方”
山东:推广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
什么是中医康复理疗适宜技术
中医科治疗技术简介.pptx
新华乡卫生院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知识培训
江西省妇幼健康中医药适宜技术(小儿推拿)培训班暨九江市妇幼保健中医药适宜技术(专病)培训班圆满落幕
卫健委中医康复技术证书报考说明
我院开展“中医适宜技术进儿科病房”专项活动
竹罐减肥的食谱有哪些 哪些是竹罐减肥适合及禁忌的人群
网址: 普外科中医适宜技术新业务——中药竹罐 https://m.trfsz.com/newsview615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