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方案.docx 免费在线阅读

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方案.docx 免费在线阅读

蛔虫感染监测方案 (2012 年) 一、背景 蛔虫感染(又称蛔虫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肠道寄生虫 病。目前全世界 218 个国家和地区中,153 个有蛔虫病流行, 估计全球有 12.8 亿人感染蛔虫,约占世界人口的 22%。2004 年完成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表明,蛔虫的平均 感染率为 12.72%,推算全国蛔虫感染人数为 8593 万人。蛔 虫病的流行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人类的行为有关。 用人粪做肥料和小孩随地大便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在地 面上的蛔虫卵可粘附在鞋底、泥脚上而带入室内。建筑结构 不合要求的厕所、粪坑以及地面上的大便,可通过家畜、家 禽和苍蝇的携带,把虫卵散布开来(包括通过其消化道排出)。 蛔虫的感染主要是由吃进感染性虫卵而引起的。感染性虫卵 也可随灰尘飞扬而被吸入鼻咽部咽下而感染。生活中,用手 接触虫卵污染的地面或泥土,以致虫卵附于手上或指甲缝里, 经口进入人体。不剪指甲,饭前便后不洗手,生吃未洗净的 瓜果和蔬菜,喝生水,把手指放在口里等不卫生习惯,是导 致蛔虫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婴儿组受感染的较少,2-3 岁以后, 由于活动能力加强,感染率急剧增加,以 5-9 岁最高。 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指导手册》要求,疾控机构为动态观 察儿童蛔虫感染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时发现和治疗病例,降 低感染力,切实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为科学防治蛔虫感染 提供重要依据,特制订本方案。 二、 监测目的 了解、掌握我校 14 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的动态变化 规律。 及时发现和治疗病例,降低感染率,切实保障儿童的 身体健康。 为科学防制蛔虫感染提供重要依据。 三、监测对象和数量 监测 7-14 岁儿童,每岁为一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不少 于 100 人。 四、病例定义 粪检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检出蛔虫卵,即可确定为蛔虫 感染。 五、监测内容和方法  (一)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各年级 7-14 岁学生以年 龄组分层,在每个年龄组内随机抽取不少于 100 人进行监测。  2 病原学监测 1.标本采集 (1)对象:被抽到的监测对象; (2)标本类型:新鲜粪便; 2.粪便查找蛔虫卵方法 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试剂及器材:生理盐水、显微镜、竹签、载玻片。 操作步骤:滴一滴生理盐水于洁净的载玻片,用棉签棍 或牙签挑取绿豆大小的粪便块,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涂 片的厚度以透过玻片隐约可辨认书上的字迹为宜。一般在低 倍镜下观察,如用高镜观察,需加盖片。 六、职责与分工 (一)校医务室 协助德育处组织实施、检查、督导、落实、考评全县监 测工作; 负责制定监测方案、技术指导、培训、质控和考评; (二)总务处 负责统计汇总全校监测资料。 督查监测情况 七、资料收集、分析及反馈 (一)收集数据内容 14 岁以下在校中小学生、幼儿园儿童花名册 14 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登记表 14 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统计表 14 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汇总表 (二)统计分析 按不同年龄、性别、学校、地区分别计算感染率; 感染率公式: 感染率=(粪检阳性人数/粪检人数)×100% 3.统计分析蛔虫感染的动态变化情况,分析蛔虫病的流 行因素。 (三)数据反馈 完成监测工作后,撰写监测工作报告,反馈给上级卫生、 教育行政部门和上级业务部门。 八、质量控制 各项监测内容均使用统一调查表和调查方法; 使用指定的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标本检测;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加强督导检查。

相关知识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资料.ppt
幼儿早期阅读研究.docx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
指导幼儿亲子阅读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材料.docx 免费在线阅读
地下水污染评价.ppt 免费在线阅读
儿童生长发育曲线可获长期监测
幼儿健康教育方案.docx
《2019儿童阅读与亲子家教阅读报告》显示
土壤污染防治保障措施及治理方案.docx
违规广告案例分析.pptx 免费在线阅读

网址: 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方案.docx 免费在线阅读 https://m.trfsz.com/newsview616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