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电刺激盆底肌结合主动训练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

电刺激盆底肌结合主动训练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

《中国康复》 2010年01期

作者本人免费下载 |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电刺激盆底肌结合主动训练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

王冰水   刘卫   牟翔   袁华   开通知网号

【摘要】:目的:探讨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对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8例,治疗时将刺激电极置于患者直肠内,刺激频率20Hz,每次治疗30min;同时配合盆底肌主动训练,每次收缩和放松各5s,反复10遍为1次,休息3~5min,连续2次。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记录24h排尿次数、溢尿次数、单次排尿量、残余尿量、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连续治疗2个月后,8例患者排尿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单次排尿量及最大尿流率增加,残余尿减少,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减小。结论:电刺激结合盆底肌主动训练可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排尿功能,提高日常生活的质量。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燕;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年17期 2 程瑞动;朱根应;叶祥明;李厥宝;周亮;闻万顺;田亮;不同时期针刺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盆底肌及排尿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年12期 3 罗琴雯;系统护理干预联合热敏灸对脊髓损伤性尿失禁的疗效研究[J];河北中医;2016年10期 4 周路贞;顺产与剖宫产盆底肌肉受损程度及康复治疗后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科学;2016年06期 5 张金红;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年13期 6 蒋东生;车兴旺;范连彬;李红睿;谌文;生物反馈技术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排尿障碍[J];临床医学;2012年08期 7 张玲华;王君俏;白姣姣;陆敏敏;社区压力性尿失禁行为管理方案对中老年女性患者认知水平及症状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1年1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石小爽;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D];中国医科大学;2023年 2 顾雪彤;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0年 3 李玉敏;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神经源性尿失禁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会范;张瑞莉;娄安锋;王庆伟;盆底肌电刺激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老年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6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年23期 2 燕铁斌,伍少玲,郭友华,曹玉灵盆底肌肉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患者尿失禁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冰水;刘卫;牟翔;袁华;电刺激盆底肌结合主动训练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J];中国康复;2010年01期 2 唐虹;王其红;覃渝茜;常有军;张远东;杨廷彦;胡可慧;智能电刺激运动机器人在胸腰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山东医药;2017年29期 3 程瑞动;朱根应;叶祥明;李厥宝;周亮;闻万顺;田亮;不同时期针刺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盆底肌及排尿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年12期 4 孙启涛;陈延荣;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等速肌力训练的疗效[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1期 5 范晓华;纪树荣;周红俊;张缨;刘根林;徐建民;王明礼;刘建宇;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骨骼肌萎缩与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年01期 6 卢占斌;陈先;刘兰泽;孙来卿;王立功;安毅;张军军;等速练习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7 林丽芳;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功能评估与重建[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年06期 8 虞容豪;谢秋幼;黄怀;古菁;完全性脊髓损伤高压氧治疗的预后评估[J];重庆医学;2005年12期 9 李佳;李娜;胡彬;李艳红;李妍;徐丽娟;调跷通督益髓汤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及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年18期 10 冯雨桐;葛云祥;窦维蓓;吴琼;潘钰;康复干预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脑网络图论属性影响的初步研究[J];华西医学;202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苑杰华;李亚男;孙增春;水中步态训练系统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态的应用研究现状及进展[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八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年会资料及论文汇编[C];2011年 2 崔国伟;张继荣;等速肌力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肌力的作用[A];贵州省医学会第七届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国家级继教学习班——神经系统病损规范康复治疗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3年 3 许光旭;蔡可书;杜灵芝;励建安;无水乙醇硬膜外阻滞完全性脊髓损伤下肢肌痉挛[A];第三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陈景周;四肢联动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疗效指标的影响[A];贵州省医学会第七届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国家级继教学习班——神经系统病损规范康复治疗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3年 5 虞容豪;谢秋幼;古菁;完全性脊髓损伤高压氧治疗的预后评估[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刘涛;李玉茹;褚晓蕾;李庆雯;“脑-脊髓-外周”多靶点电刺激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疗效观察[A];2023中国康复医学会综合学术年会暨国际康复医疗产业博览会论文汇编[C];2023年 7 陈剑飞;谢建平;彭辰;徐献民;杨黎;核心肌群训练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站立能力疗效观察[A];2018浙江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学术年会暨第一届西湖国际康复大会论文汇编[C];2018年 8 王谊;傅声帆;个体化分阶段护理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研究[A];2018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8年 9 徐建忠;彭辰;马建强;贾玉玉;朱肖肖;动态站立架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躯体控制和日常功能的疗效观察[A];2015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10 陈忠;周宁;蔡丹;喻澜;袁晓奕;杜广辉;陈志强;杨为民;叶章群;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及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世婷;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1年 2 白春宏;骶神经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肠道菌群移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3 闫妍;视神经和脉络膜上腔电刺激诱发皮层响应的空间特性及虚拟电极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郭哲杉;高频电刺激调控脑神经元轴突的仿真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5 曹鹏佳;刺入式视神经及非侵入式视网膜电刺激诱发的视觉皮层响应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6 程祥;聚氯乙烯凝胶电刺激响应行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 7 彭康;离皮层系统对普氏蹄蝠下丘声信号加工的精细调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8 刘宗光;界面局域电刺激对前成骨细胞分化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9 黄筑忆;电刺激Meynert基底核对AD转基因小鼠保护作用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10 王潇然;长期骶神经前根阳极阴滞电刺激对兔完全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米娜;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康复的相关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3年 2 陈小彤;改良太极“云手”联合头针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改善的影响[D];成都体育学院;2018年 3 许开英;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作用[D];南昌大学;2023年 4 李玉茹;联合电刺激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D];天津体育学院;2022年 5 俞兵;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肌力及步态参数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20年 6 周一飞;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17例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7 宋宁;iTBS双靶点刺激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D];贵州医科大学;2023年 8 李蓓;电针运动点复合康复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胫骨前肌肌力影响的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邓娜;减重步行训练配合电针疗法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唐烁;上肢有氧训练在胸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肺康复中的疗效观察[D];贵州医科大学;202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初卫华;治疗完全性脊髓损伤有进展[N];健康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龚洁芸;“我比别人更幸福”[N];解放日报;2010年 3 王兆昱;电刺激更易催眠[N];医学科学报;2024年 4 记者 乔宁;新型电刺激系统植入更具方向性[N];健康报;2020年 5 记者 何屹;失忆期间施加电刺激有助恢复记忆[N];科技日报;2017年 6 健康时报记者 步雯 实习记者 齐钰;用艺术唤醒植物人[N];健康时报;2017年 7 ;加一点电刺激能做“清醒梦”[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8 见习记者 江庆龄;柔性微型植入式共生电刺激系统可促进骨修复[N];中国科学报;2024年 9 本报记者 冯丽妃;治疗脊髓损伤 中国“支架”托起希望[N];中国科学报;2021年 10 本报记者 吴倩;在风险边缘“拼命试探”的下腰儿童[N];健康报;2023年

相关知识

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
脊髓损伤的步行功能训练==规范.pptx
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的物理治疗:方法和适应症
【专家科普】脊髓损伤恢复潜力巨大,科学全面的康复治疗必不可少
产后盆底肌怎么康复训练 产后盆底肌康复训练方法是什么
全面康复新时代:智能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与个性化健康管理
专业干货!各类型脊髓损伤康复评定及治疗方案,这篇超全!!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肌力恢复效果的影响
增强肌力的康复训练方法

网址: 电刺激盆底肌结合主动训练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 https://m.trfsz.com/newsview630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