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慢性痛的机制研究

慢性痛的机制研究

痛觉是重要的保护性感觉,对机体的生存至关重要。然而,慢性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是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重要难题之一。我们最近的研究发现臂旁核是接收脊髓上行痛觉信息输入的核心节点,为脑内痛觉信息的环路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课题组长期的研究兴趣是综合运用病毒示踪、光遗传学、化学遗传学、动物行为学及电生理学等技术方法揭示慢性痛及痛觉相关情绪处理的细胞及环路机制,为慢性痛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1. 脊髓上行环路在慢性痛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及可塑性;

2. 痛觉相关负面情绪的调控机制;

3. 不同生理状态对疼痛的调控机制。

主要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持,200万,20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58万,2022

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国脑计划)—重大项目,参与,200万,2022

临港实验室“求索杰出青年”开放课题,主持,300万,2022

上海市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求索杰出青年”,主持,150万,2021

上海市“启明星”项目,主持,40万,2021

相关知识

针灸治疗慢性疼痛的机制与效果
慢性疼痛管理
慢性病管理与康复研究室
专家论坛|补肾健脾利湿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及相关机制研究
核心稳定康复训练系统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干预效果研究
对症下药,防控慢性疼痛
微塑料的人体富集及毒性机制研究进展
慢性疼痛康复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揭示癌痛调控肿瘤进展新机制
慢性病的健康管理研究进展

网址: 慢性痛的机制研究 https://m.trfsz.com/newsview631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