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心理健康中心开展经颅磁刺激、经颅电刺激治疗,现简要介绍如下:
01
经颅磁刺激(TMS)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基于电磁感应与电磁转换原理,用刺激线圈瞬变电流产生的磁场穿透颅骨,产生感应电流刺激神经元引发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作为非侵入性刺激技术,TMS作用于人脑引起神经活动的改变,可检测到运动诱发电位、脑电活动变化、脑血流、代谢和大脑功能状态改变。其微观作用包括细胞膜电位、动作电位、神经递质、受体、突触、神经可塑性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在上述原理基础上,按固定的刺激频率产生连续脉冲串,是临床上对精神障碍的一种安全的物理治疗手段,具有无痛、无创、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发射的脉冲磁场没有辐射等优点,可达到促进药物和康复治疗的效果,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不需麻醉镇静,可以完全保持清醒,该疗法不伴有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如体重增加、恶心、嗜睡、口干等。
适应证:目前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rTMS临床治疗指南中,推荐的适应证为抑郁障碍、强迫及相关障碍、焦虑障碍、睡眠障碍。
治疗疗程:疗程因病种、合并用药和个体差异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患者通常需每天1次,每周5次,10次为1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单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
02
经颅电刺激(tES)
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经颅电刺激(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tES)是一种便捷、无痛、安全的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通过置于头皮的两个或者多个电极产生微弱电流(常为1-2mA)对大脑产生刺激作用,这些电流在大脑中产生电场,根据应用的模式调节脑功能,可分为经颅直流电刺激、经颅交流电刺激、经颅脉冲电刺激等类型。tES能够调节局部脑血流量、突触可塑性、皮质兴奋/抑制平衡、局部皮质间的脑网络连接及脑内神经递质,经过多次刺激后,tES可使脑功能发生持久性改变,从而被应用于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tES具有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的无痛、无创、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此外,该治疗技术的便捷性、易操作性及安全性更为突出。
适应证:目前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tES临床治疗指南中,推荐的适应证为抑郁障碍、尼古丁依赖、焦虑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认知功能障碍。
治疗疗程:由于病种、电极位置、刺激参数等差异,tES疗程有很大不同,一般为每天1次,每周5次,10次为1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其单次治疗时间为15-30分钟。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电休克与神经刺激学组,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专家共识. 转化医学杂志, 2018. 7(1): 第4-9页.
[2].唐睿等,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常见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2. 55(5): 第327-382页.
供稿:心理健康中心、非药物治疗中心
徐梓峰、吴思楚
审核:心理健康中心、非药物治疗中心
王 纯
责编:新闻宣传办 孙诗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