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物联网、5G和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十年以后,中国的中型企业,排在‘中不溜秋’位置的企业将大大减少,最终只会剩下3类企业:超级大平台、行业龙头和小微企业。”
在10月16日的第四届医药数字营销论坛上,现场一专家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医药行业正在发生大变局,包括:产业两极分化加剧马太效应越来越显著;资本助推下头部力量加速聚集,从大吃小变为大吃大;数字化转型升级是绕不开的命题……
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医疗的市场规模在持续增加,2015年只有157亿,到2020年市场规模增至941亿元,而到了2023年这个数字提高到1626亿元。而且政策层面也在不断鼓励和推动,按十四五的规划,互联网医院将成为实体医院的“标配”。
而在整个市场中,医药数字化营销成为趋势热点。有数据报告指出,医药数字营销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及2030年进一步增长,分别达到1110亿元和356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3.9%。
近年来,京东健康不断完善数字化营销服务生态,为医药健康领域品牌伙伴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赋能。
截至目前,与京东健康开展数字营销深度合作的药企数量,已达到378家;其中,通过学术营销解决方案,京东健康帮助药企触达线上的医生,处方率已提升至67%。
据了解,通过站内站外整合营销的方式,京东健康帮助药企将营销效率提升了50%;京东健康的单病种关爱中心实现患者全周期管理,将DOT(药物治疗持续时间)延长了45%。
经过长期的数字化营销实践,京东健康沉淀形成了“CAARE患者营销周期模型”,即:疾病知晓(Consciousness)-治疗方案学习(Awareness)-产生兴趣(Appeal)-药品购买(Response)-忠诚用户(Extension)。这一模型贯穿患者全周期,最终影响购买决策,实现了更精准、更高效的药品全域营销。
同时,京东健康也升级了原先集中在“医患”双中心的数字营销体系。在“患”端,从传统意义上的“患者”,扩展至整个京东平台上有泛健康消费需求的用户;在“医”端,基于业务发展,京东健康已经连接了“医生+药师+护士”全专业服务角色,打造了“医+药+检”闭环服务链条。这种“全专业服务角色+泛健康消费用户”的数字营销新体系,融合了更多专业医疗服务提供方,覆盖了更广泛的目标消费群体。
此外,技术创新是推动医药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2023年,京东健康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京医千询医疗大模型,成为推动医疗健康服务持续创新的智慧引擎。目前,京东健康的大模型应用已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这些AI应用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为患者带来了更加便捷、个性化的就医体验。
未来,京东健康将继续携手各界伙伴,深耕数字营销领域,不断探索和实践,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融合开放的合作生态,为推动医药健康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苗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