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从年货购物车看消费潜力:“健康升级”成新风向

从年货购物车看消费潜力:“健康升级”成新风向

从年货购物车看消费潜力:“健康升级”成新风向

2023年01月17日 07:37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包兴安

  见习记者 韩 昱

  春节将至。1月16日,《证券日报》记者实地探访了多家线下商超,调研消费者的年货准备情况。

  在天津的一家沃尔玛超市内,一位正在挑选阿胶饮品的张女士告诉记者,“一周前我就开始准备对联、窗花、年夜饭的食材等年货,这次来主要是给家里长辈看看营养品、血氧监测仪和足浴盆。”

  今年消费者的年货购物车反映出怎样的消费潜力与趋势?消费复苏又将对我国经济产生怎样的作用?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2023年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大幅提高。作为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在传统消费基础上,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型消费供给,满足居民个性化消费需求将成为新亮点。

  年货消费结构改变

  健康类产品受关注

  除线下采购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从网上购物平台直接订购年货。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货消费报告》(以下简称《消费报告》)显示,在其年货节开始一周后,京东上“年货”作为热搜词的搜索量同比飙升226%。

  无独有偶,什么值得买发布的《年货升级年味可期——2023什么值得买年货趋势报告》显示(以下简称《年货趋势报告》),年货节期间,什么值得买平台内容发布量同比增长47.0%。

  记者通过梳理多家网购平台的年货消费报告观察到,今年年货消费结构的特点是消费者对品质需求更高,消费更偏理性,同时对健康类产品的关注成为了新的爆发点。

  上述《年货趋势报告》显示,今年年货消费整体趋势的关键词是“升级”,健康类产品、品质家电等均是消费升级方向所在。尤其以保健品、体检、健康功能家电为代表的“健康年货”成为今年年货消费的亮点。

  上述《消费报告》也反映出相似的年货消费特点。报告显示,年货节期间,京东国际进口保健品销售额同比增长83%,辅酶Q10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3倍,调节“三高”类保健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200%。

  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看来,2023年可选消费将迎来大幅反弹。健康主题商品、营养保健品等属于可选消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销售额显著增长符合一般规律。

  可选消费

  或将引领消费增长

  2022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近日,各部门和地方纷纷推出促进消费增长的举措。例如,工信部提出,落实扩大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消费以及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下乡等促消费政策措施;四川将拿出近2亿元省级补助资金,聚焦汽车、家电、家装、零售、餐饮等重点领域开展发放消费券、购置补贴以及各类促消费活动。

  近日,地方两会相继召开,各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及了促消费措施和2023年消费增长目标。例如,河北提出,着力提振居民消费。制定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实施意见。加大对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帮扶力度;安徽提出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的目标;河南提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的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总体来看,多地提出的2023年消费增长目标符合消费市场发展走势,与各地居民收入、消费结构和水平基本匹配,体现了地方抓内需促消费的决心和信心。

  王青认为,2023年全年GDP同比增速有望达到5.0%至6.0%左右,主要拉动力是居民消费较快反弹。这是多地强调提振消费,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目标普遍高于经济增速目标的一个原因。预计202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有望反弹至8.0%左右,可选消费或将引领消费增长。

  谈及如何更好激发消费潜力,宋向清表示,推进线上线下消费市场联动;鼓励特色商品和服务走出区域小市场,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大市场;利用春节等节日集中打造各种展会,如食品饮品展、文化风俗产品展、花卉艺术品展、美酒嘉年华等。

  “金融机构也可围绕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重点消费领域,开发更多金融产品,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王青表示。

(责任编辑:孙丹)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相关知识

年货报告:吃喝玩用全面升级 健康消费成关键词
家电转型升级 激发消费潜力
家电转型升级,激发消费潜力(网上中国)
大健康行业消费升级 安利守护消费安全
促进家居消费提档升级(消费视窗·提升供给体系 促进消费增长②)
大健康行业消费升级 安利促进消费公平
饮料消费新趋势:口感立体、健康升级、情感共鸣
智能家居,承载消费升级新动能(经济聚焦·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安利持续提升消费体验,为健康消费注入活力
家居消费全面升级:绿色电器与健康电器成为新风尚

网址: 从年货购物车看消费潜力:“健康升级”成新风向 https://m.trfsz.com/newsview636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