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血糖波动大对血管危害更大

血糖波动大对血管危害更大

核心提示: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血糖的波动大比血糖的持续性增高对血管的危害更大。众所周知,衡量血糖控制好坏的“金标准”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但HbA1c仅代表血糖的平均值,并不能反映血糖的波动。血糖波动很大的患者,其血糖平均值可以与血糖波动很小的患者的相同或相似,但前者患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却远远大于后者。

  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目的是口减少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尤其是减少大血管病变的风险。因此,仅仅降糖是不够的,在降糖的同时还应给予患者调脂、降压、抗凝、减肥等综合治疗。

  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血糖的波动大比血糖的持续性增高对血管的危害更大。众所周知,衡量血糖控制好坏的“金标准”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但HbA1c仅代表血糖的平均值,并不能反映血糖的波动。血糖波动很大的患者,其血糖平均值可以与血糖波动很小的患者的相同或相似,但前者患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却远远大于后者。有人说,“HbA1c只反映高血糖对血管危害的量,却不能反映质”,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造成血糖波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是餐后血糖的升高(医学上称之为“餐后血糖漂移”),餐后高血糖对血管的损害明显大于稳定、持续的高血糖;另一个原因是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引发的低血糖。为了减少血管并发症,我们强调血糖达标,但血糖越接近理想的目标值,低血糖的阴影也越逼近我们。

  为了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我们更应该关注血糖的波动,尽可能减少餐后血糖的漂移和低血糖的发生,为此,近年提出了“精细调控血糖”。

  精细调控血糖,减少血糖波动的措施有:①密切监测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除了餐后2小时血糖,还应酌情监测餐后半小时、1小时血糖),患者应自己配备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②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新型降糖药物,达到既能很好地控制餐后血糖又能减少低血糖风险的目的,如选用胰岛素类似物、新一代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的控释或缓释剂型、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等;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④每种药物不要使用到最大量,提倡早期联合用药。

(实习编辑:陈静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相关知识

AGI 降糖专题:血糖波动管理——从餐后血糖控制开始
8个生活习惯易致血糖波动
老年人低血糖有什么危害
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危险
血糖波动大控制不好?学会控糖四养诀,让你吃好睡好血糖好
孕期糖尿病的危害有哪些孕期血糖高对胎儿的危害
持续动态血糖监测,优化糖尿病管理
血糖管理
血管斑块和血栓有啥区别?哪个危害大?如何清除斑块和血栓?
低糖对人体有多大危害

网址: 血糖波动大对血管危害更大 https://m.trfsz.com/newsview638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