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2日讯(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黄荣佳 通讯员 王健)无人值守,刷脸进入,自助健身,收费只要25元/月……如果你家门口有这样的健身房,会不会经常去打卡健身?日前,工信部公布“2022年度智能体育典型案例名单”,湖南湘江新区企业湖南嘿哈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嘿哈猫”)提供的“互联网+公益健身”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入选。
据悉,该公司为长沙市2023年十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新建智慧社区健身中心项目的主要运营方,提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健身房,让全民健身从“15分钟健身圈“到“5分钟健身圈”,打通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共开设230余家长沙智慧社区健身中心,社区覆盖率达30.3%,使用人次超2000万。其中,新区已开设51家智慧社区健身中心,覆盖小区、产业园区、创新基地等,休息时间到楼下的智慧社区健身中心打卡健身,已经成为了新区居民运动打卡的“新风尚”。
智能 科技赋能让健身更智慧
“现在下了班都习惯到楼下的智慧健身房锻炼一下,十分便捷,而且里面设备齐全,科技感十足,体验感特别好。”在芯城科技园上班的李先生,下班后照例打开手机APP,实时查看了下附近的智慧社区健身中心里现有锻炼人数后,告诉记者:“通过手机可以实时查看周边智慧社区健身中心的人数,每次都可以选择错峰出发,合理谋划时间去出出汗舒缓压力。”
来到长沙智慧社区健身中心芯城科技店,李先生熟练地刷脸进入,健身房明亮干净且空气清新,各类健身器械整齐摆放,100余平方米的健身中心划分有跳操区、跑步区、器械运动区等多个区域,跑步机、椭圆机、高位拉背训练机、胸背部训练机……各类设备一应俱全,可满足大部分社区居民的健身需求。
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内更是科技感满满,室内的灯光、新风系统和窗户均通过智能控制,室内外空气质量、气温、湿度等数据实时显示在智慧大屏上。同时,该中心配备有360度AI监控系统,实现健身房的无人值守管理,在极大降低能耗、人耗同时,依然能够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健身环境。
在无人值守的智慧健身房里,如何保证居民能够正确使用健身器材,避免因使用不当导致拉伤,让人人都能高效健身呢?李先生的演示给出了答案,在进行每一项运动前,李先生通过观看云端视频进行学习,熟悉健身器材的使用方法。同时,李先生通过器材上的屏幕可以实时了解自己的心率、卡路里消耗、运动强度等各项指标,获取系统推荐的个性化训练计划和建议。
“每项健身器械使用都有云端视频指导,通过APP可以约课约设备、在线交流、查看运动数据与身体指标,同时每个设备都配有数据采集和反馈功能,根据采集的数据为居民量身打造个人健身计划,让居民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运动效果和进步情况,更加科学高效地健身。”嘿哈猫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各项设备都有智能调节和优化功能,可根据不同的运动者和环境,自动调节设备的参数和模式,并根据运动者的反馈进行优化。这样,可以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都可以享受到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最佳的用户体验。”
对于李先生来说,如此软硬件兼备的智慧健身中心,已经成为了他下班以后的“打卡点”,他笑着说:“这样的健身中心就在产业园区和小区附近,在休息之余随时都能进来锻炼,而且各类智能化的设施和定制化的健身服务,让运动变得更高效、科学,体验感非常好。”跟李先生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许多园区的企业职工。智慧健身中心入驻各大产业园区后,不仅满足了企业职工的健身需求,让他们在公司楼下就能体验优质的健身服务,也丰富了他们的文娱生活。
惠民 每月25元,打造群众身边的“5分钟健身圈”
25元,能干什么?吃一顿午饭?喝一杯奶茶?抑或是1个月不限次数健身?如此实惠的“运动诱惑”,你能抗拒吗?
“一个月只要25块钱,我感觉有种‘去一次就回本’的感觉。”家住新区的胡女士,过去唯一的锻炼就是去菜市场买菜。几个月前,她在买菜回家途中发现社区开了一间智慧健身中心,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注册了会员。“现在每天买完菜,顺便进健身房跑个20分钟,成为了我健康生活的新常态。”
如此科技感满满、软硬件齐全的健身环境和条件,如何做到低收费且可持续发展?
这要得益于“政府出资、社区出地、企业运营”的三方共建创新模式。政府出资建设,确保了智慧健身项目的投入兜了底,也确保了智慧健身项目的公益性。正是基于政府出资的公益项目,社区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空前高涨。作为该项目的运营方,嘿哈猫创建“互联网+公益健身”模式,通过将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应用到健身行业,对公益健身房进行产业互联网改造,既实现设施管理、健身科学指导、突发事件安全救护等核心技术的专业化,也在人力成本控制最小化、营运模式多样化方面独辟蹊径。
嘿哈猫科技有关负责人表示,25元每月的会员费,目前能支撑健身房维护的基本运转,将来企业通过其它盈利模式获利后,将以健身活动、比赛等方式回馈给会员。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运动时间正在被工作和生活挤压,去综合性商业健身房,来回路上太折腾,小区里普通的健身器材难以满足需求,在家健身又缺乏场地和专业指导。要破解“健身去哪儿”的难题,深入社区、便民亲民是最直达、高效的途径。
“我们打造的智慧社区健身中心都选在了居民小区、产业园区、创新基地等人员密集区域,市民可以在不改变原有生活轨迹的情况下就能健身,打造了群众身边的‘5分钟健身圈’。”嘿哈猫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感触最为明显的就是家住长庆小区的张先生,他为了减肥,在邻居的推荐下,在楼下的智慧健身中心注册了会员。这家店离张先生家步行不到5分钟,以前没有健身习惯的他,有了这个方便又便宜的选择后,已经坚持健身半年了。最让张先生称赞的是,无人值守的智慧健身房每天运营时长达17小时,通过手机可以随时了解健身房的动态,让他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健身时间,而健身房内的智能化设备,也让他从“健身小白”逐渐喜欢上了运动。
利民 “互联网+公益健身”促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健身、健康的迫切渴望,“让百姓在更近的距离内享受智能化、个性化的健身”,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和重要方向。
而嘿哈猫创建“互联网+公益健身”模式的初衷,正是基于群众对于运动的需求。“通过‘互联网+公益健身’模式有效解决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需瓶颈,让老百姓在更近的距离内享受便利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健身,实实在在地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感 。”嘿哈猫相关负责人坦言到,“将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应用到健身行业,意味着可以实现健身房的无人智慧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和用户费用,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促进健康行业发展,这也是‘互联网+体育’在新区的创新实践,推动了体育产业新型业态和数字化转型。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促进全国范围内的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建设。”如今,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在全市已经全面铺开,其中在新区的17个街道45个社区共建设了51家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基本覆盖区内主要人员集聚区。除了扩大覆盖面,带动更多人群参与健身,嘿哈猫还通过打造线上即时通信功能和兴趣爱好圈,组织各类型的线上、线下活动,来助力和谐社区的构建,为全民健身的推广和体育比赛的多样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健身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大平台。
当智能化设备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健身房,科学、高效、便捷的运动方式因为智慧健身中心变得触手可及;当下楼健身和刷脸入场逐渐成为习惯,健身也逐渐成为大家的刚需;当“互联网+公益健身”模式在全国逐步推广,全民健身也在智慧化发展中加速奔跑。
一审:陶惠卿
二审:胡益虎
三审:余 纯
相关知识
“15分钟健身圈”让市民乐享健康生活
解决“去哪儿健身”难题 让“15分钟健身圈”成为全民健康幸福“圈”
快来试试家门口的健身房!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正成为现实
长沙开创智慧健身新模式
上海:快来试试家门口的健身房!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正成为现实
智慧社区·健身随时随地
智慧健身,让运动更科学更有趣
“近”享健康,家门口的“15分钟健康生活圈”
智慧健身让生命健康成色更足
石化社区:共享智慧健身 让健身房充满家的味道
网址: “5分钟健身圈”让智慧健身变为现实 https://m.trfsz.com/newsview638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