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与天气变化紧密相关,寒潮来袭时心血管疾病风险加剧。冬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夏季。人体的心血管系统会对环境温度变化做出调整,寒潮时气温骤降,人体为保持体温,交感神经兴奋,这会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负担。同时,寒冷使血管收缩,减少外周血管血流量,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例如,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血管狭窄,寒潮下血管进一步收缩更易引发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而且,寒冷天气人们活动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所以在寒冷季节尤其是寒潮期间要格外关注心血管健康。
保暖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十分关键。要根据天气及时添衣,尤其注意头部、颈部、手部和脚部。头部散热多,寒冷时脑部血管收缩可能导致头晕,戴帽子可减少热量散失;颈部血管丰富,围巾可保护颈部血管;手部和脚部离心脏远、血液循环差、易冰凉,厚手套和保暖鞋子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此外,室内温度要适宜,过高会使室内外温差大,出门易受寒冷刺激,过低则患者会感到寒冷不适。
寒潮天气空气干燥,人体水分散失快,心血管疾病患者适当补水可防止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会使血流速度减慢,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血管事件。患者每天应保证1500 - 2000毫升的水分摄入,可多次饮用,不要等口渴才喝水。除白开水外,可适量饮淡茶水,但应避免过多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因它们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跳加快等情况。
寒潮期间,很多人吃高热量、高油脂食物抵御寒冷,但心血管疾病患者要调整饮食结构。应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如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菠菜、西兰花等蔬菜,苹果、香蕉等水果,燕麦、糙米等全谷物。膳食纤维可降血脂、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固醇吸收。同时要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类、豆类等,鱼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另外,控制盐的摄入量也很重要,过量的盐会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但寒潮天气需注意。适当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抵抗力。患者可选择室内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散步速度不宜过快,以微微出汗为宜;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可调节呼吸、促进血液循环。要避免过早运动,因为早晨气温低,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高,加上寒冷刺激易诱发心血管事件,一般可在上午10点以后或下午运动,此时气温较高,身体能更好适应运动负荷。
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定期门诊随访。医生会根据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和身体症状调整治疗方案。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医生可能调整降压药种类或剂量;冠心病患者出现新症状如胸闷、胸痛加重,医生会进一步检查,如做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以评估病情变化并给予相应治疗。患者要按医嘱按时复诊,不能自行停药或换药。
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高,患病人数约3.3亿,死亡率呈上升趋势。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如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发病风险不断增加。患者存在认识误区,如高血压,它是常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但很多患者认为无症状就无心血管疾病风险。实际上,高血压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但长期高血压会损害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例如,会加重心脏负担致心脏肥厚,逐渐发展为心力衰竭,还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增加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生风险。所以即使无症状,一旦确诊高血压就要积极治疗和控制。
“三高”(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相互关联,共同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2023 - 2030年相关实施方案提出加大基层医疗机构“三高”共管力度。对于高脂血症患者,若患心脑血管疾病,需严格控制血脂。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是动脉粥样硬化重要危险因素,医生可能用他汀类药物降低LDL - C水平,同时生活方式干预如控制饮食脂肪摄入、增加运动也很重要。高血压患者除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外,也要关注血糖和血脂;高血糖患者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控制血糖水平时,也要注意血压和血脂管理。综合管理“三高”可提高心血管疾病防治效率,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寒潮来袭时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应从保暖、补水、饮食、运动和随访等方面应对寒潮。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高且患者存在认识误区,重视“三高”共管有助于心血管疾病风险防控,所以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积极采取措施来保护心血管健康是相当重要的。
相关知识
健康|寒潮来袭,心血管疾病人群要“当心”!
寒潮来袭 中医养生为民排忧解难保健康
科普|国家疾控局发布《寒潮公众健康防护指南》
黄存瑞: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加剧人群健康风险
寒潮公众健康防护指南
天气寒冷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三高共管”降低发病风险
气候变化带来健康风险,我们如何应对
冬季慎防心脑血管疾病来袭
做好寒潮天气健康防护,安全、健康出行!
低温来袭,怎样健康过冬?专家详细解答
网址: 寒潮来袭心血管风险加剧,专家教您应对 https://m.trfsz.com/newsview639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