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超声波疗法
超声波为20kHz以上的机械弹性振动波,不能引起正常人听觉反应。利用超声波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超声波疗法(ultrasound therapy)。临床常用频率为800~1000kHz,声强多在3W/cm2以下,穿透深度约为5cm。
(一)作用机制及生物学效应
1.超声波作用的物理学基础
超声波属于声波的一种,与其他声波一样,必须依靠介质才能传播,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当照射到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与折射。其在介质中传播时,部分声波被介质吸收转变为热能,强度随其传播距离逐渐减弱,称为超声波的吸收,介质与超声频率是其影响因素。
2.超声波对人体不同组织的穿透力
在人体组织中,含水量多、固体成分少的组织吸收系数低,超声波穿透力强,反之则相反。不同组织对超声的平均吸收值由大到小排列为:肺>骨>肌腱>肾>肝>神经组织>脂肪>血液。超声波在某一介质中衰减到原能量一半时的厚度称为半吸收层,常用半吸收层来表示超声波在介质中的穿透能力。半吸收层厚度越大,表明超声波穿透能力越强。此外,同一组织对不同频率超声波吸收能力不同,其吸收系数与超声波频率的平方成正比,频率愈高,半吸收层愈小,穿透能力愈小。不同生物组织在不同超声波频率下半吸收层厚度不一(表3-10)。超声波频率过高,其穿透能力低,组织深部剂量太小;频率过高,穿透能力强,治疗部位吸收的声能有限,不足以产生有效治疗作用。因此,目前常用超声波频率为800~1000kHz,穿透深度约为5cm。
表3-10 不同生物组织的半吸收层厚度
3.生物学效应
超声波的主要生物学效应包括温热作用、机械作用、空化作用以及继发的理化作用。由于机械的振动作用,对细胞结构和细胞内物质产生“微细按摩”,引起胞质运动,原浆颗粒旋转、质点颤动和摩擦等,这些变化可影响细胞内部结构和功能,刺激半透膜弥散过程,使结缔组织延长、变软,对刺激组织细胞功能、松解组织粘连、软化瘢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增生性瘢痕内有胶原酶,超声波的化学效应可使胶原酶激活,超声波的热效应可使胶原酶的活性升高,从而为胶原蛋白加速分解提供条件,超声的机械效应可破坏胶原的交联,促进胶原纤维束的分散、分解。
(二)临床应用
1.适应证
可应用于运动系统创伤性疾病,作用于局部及相应神经节段,还有超声穴位治疗、骨折以及烧伤、外伤和手术后增生性瘢痕、粘连、注射后硬结、硬皮症、血肿机化等的治疗。
2.操作方法
由于空气相对于液体或固体的声阻差较大,声波很难在空气和液体或固体间传播。所以使用超声治疗时,声头与人体需紧密接触,一般在体表加上接触剂或者使用水下法进行治疗。
(1)移动法:
神经功能尚未恢复时采用小剂量0.3~0.5W/cm2,7分钟/次,1次/天,以后增加到0.75W/cm2,8~10分钟/次。图3-10所示为超声波移动法治疗手烧伤植皮术后瘢痕增生。
相关知识
超声波加工,超声波焊接,超声波清洗机
超声波加工特点 超声波加工运用
超声波美容仪
超声波清洗技术
超声波加工
东莞超声波加工 超音波塑料焊接加工 超声波压合加工厂
超声波复合代加工
「超声波来料加工」超声波来料加工公司黄页
超声波设备,工业与医疗领域的多面手
超声波辅助加工
网址: 三、超声波疗法 https://m.trfsz.com/newsview650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