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琴女

琴女

一位身姿曼妙、婉约清丽的裸体少女站在青岛著名旅游景点小青岛上,她高举箜篌,踮脚眺望大海,"奏响了大海的协奏和城市的律动"。 [1]

开放小青岛要放座雕塑

1988年,35岁的张白涛开始创作他心目中小青岛的标志雕塑。几个月后,泥塑小稿一出,裸体少女的形象引起了轩然大波。上世纪80年代初,对外开放的春风吹进岛城,越来越多的外宾来到青岛,然而那时的旅游景点十分单调,不过是乏味的"三点一线"。

有人曾说,青岛的百年神韵,一半在栈桥,一半在小青岛。二者代表了青岛的人文底蕴和历史文化。当时栈桥已经对外开放,然而小青岛却还在封闭中。

在张白涛的记忆中,那是1987年冬天,市里作出决定,要求园林局对小青岛重新规划建设,辟为公园向市民开放。

市里决定整体规划改造小青岛时,他已调入园林局下属单位雕塑厂工作。那次整体规划改造工程,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为小青岛打造一座标志雕塑。

"当时也没有招标一说,打造雕塑的任务自然落到雕塑厂的肩上。"张白涛说。

1988年夏天,小青岛经过整修改造后正式对外开放,但雕塑方案还迟迟没有落定。 [1]

灵感来自美丽传说

1986年,为鲁迅公园打造了标志雕塑《鲁迅》的张白涛承担起了小青岛标志雕塑的创作工作。

"琴岛""琴女"等凄美传说和故事给了张白涛最初的创作灵感,传说故事中少女迟迟守候的场景不时在他脑中闪现。

究竟是用写实还是符号来表现心中的构思?时年35岁的张白涛决定,采用人体语言来表现。

事实上,当时的裸体艺术在中国还是个禁区。那时,中国对外开放还没多久,张白涛也考虑过社会和公众的心理接受程度。"艺术要紧扣时代脉搏,而作品也要考虑它所代表的城市形象和传达的城市精神和品格。"张白涛说,裸体少女代表的是一种纯洁和美丽,通过健美肌肉的塑造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也代表这座城市的活力和朝气。同时青岛又是一座音乐城市,结合传说故事,少女拉琴的形象跃入脑海中。然而在琴的选择上,张白涛颇费了一番心思:古琴过于死板,小提琴太过西洋化。后来他想到了中国古老乐器箜篌,具有历史感又有文化底蕴。

很快,他就拿出了设计方案,泥塑小稿完成。作品起初的名字并不叫《琴女》,张白涛给它起名《风之歌》,取自聂耳创作的第一首曲子。后来不知怎么传播演化,几乎没人记起这座雕塑最初的名字,人们给了它一个通俗而大众化的名字《琴女》。 [1]

裸体琴女引起一场争议

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画家刘海粟使用人体模特招来风波。但到1979年,唐大禧的裸体雕塑《猛士》仍然惊世骇俗,被人斥为"下流"、"有伤风化",甚至有人要求查办作者。1980年,袁运生为首都机场创作的大型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因含有傣族妇女裸体沐浴的部分,曾一度被覆盖。

1989年,《琴女》出生,虽未招致骂声,但在当时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市政府为此前前后后开了三四次专门会议,人们对此看法不一。不少人担心用裸女会对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有人甚至用"不健康""有伤风化"等词眼来表达他们的担忧,还有人对张白涛说了:"我不懂艺术,提一些意见别见怪,裸体少女看着是挺漂亮,但为了避免不良的社会影响,最好在塑造时用布或飘带等元素挡一挡关键部位。"

就在雕塑方案争论不休时,青岛一家知名企业找到了张白涛。青岛对外开放后,这家公司从起步中谋求发展,公司领导人颇具宣传策略,希望将他们公司形象作成雕塑,竖立在小青岛,占据这个有利地势扩大公司宣传。张白涛认为,在这个代表青岛文化和历史的公众场合,绝对不能竖立商业广告,一定是要代表青岛形象和精神文化的雕塑。

张白涛坚持自己的设计方案和艺术设计理念,在不同的声音中,张白涛也听到了"和声"。原市里的一位老领导力挺这一方案,"雕塑作品作为一种艺术,体现了青岛的青春和美丽,青岛已经是开放城市了,如果连一座裸体雕像都不能接受,还谈什么开放。"张白涛还记得这位老领导曾经的话语。同时这位老领导表示,要尊重艺术,坚决不准挂任何布条。

历时6个月后,也就是1989年11月,高达2.8米的铸铜雕塑《琴女》竖立在小青岛广场中间。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有些人担心的不良影响并没有出现,甚至连一句批评和质疑声都没有听到,来小青岛旅游观光的人给予的更多是赞美和欣赏。

人们没有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评价,而是心平气和地从艺术角度来欣赏这个艺术作品。 [1]

传说中,琴女是一位仙女的化身。很久以前,青岛还是个小渔村,村里有个小伙子,他心地善良、吃苦耐劳,每天日出打鱼日落回家。琴女看在眼里,渐渐地爱上了他,,于是偷偷下凡,与他相恋,并结为夫妻。每天傍晚,琴女都会站在海边抚琴,有了琴声,即便是在大雾天,丈夫也能听着琴声归航。后来,玉皇大帝知道了此事,他刮起一阵台风,将小伙子的船掀翻了。琴女抚着琴在海边等啊等,第一天丈夫没有回来,第二天还是没有回来……最后,痴情的琴女也跟着殉情了。但此后仍然能听到海边传来的琴声,人们说,是琴女的魂魄和琴声幻化成海浪拍岸的声音,诉说着对丈夫的思念。 [2]

相关知识

孕妇胎教钢琴曲 推荐几首适合胎教的钢琴曲
李雅琴医生简介
陈玉琴女性健康讲座
杨改琴专家团队
琴澳同心,健康同行 琴澳中医药文化街嘉年华即将启幕!
贺慧琴主任医师
陈鹤琴幼儿教育理念
琴澳同心 健康同行!一图带你打卡琴澳中医药文化街嘉年华亮点
听琴|一个文人的乱世狂歌——《酒狂》
李雪琴终于才貌双全!瘦身后美得令人心动,网友:果然红气养人

网址: 琴女 https://m.trfsz.com/newsview659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