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3进ICU,4次病危,100天的生死营救,7旬企业家重拾健康!

3进ICU,4次病危,100天的生死营救,7旬企业家重拾健康!

6月1日,国际儿童节,儿童是希望与未来的寄托。

而对于已入花甲之年的王三毛先生来说,今年的6月1日也是特别的一天。

他终于结束了100天的生命历险,康复出院,迎接新的生活。

(图为王三毛先生出院当天与周晓庆院长、吴国强部长、倪浩主任、黄乙洲院长助理合影)

回首这长达三个多月的住院生活,其中坎坷,不管是三毛先生本人或是寸步不离的爱人,亦或是参与三毛先生治疗过程的医生护士,都千言万语难以描述。

【三毛先生家属李女士回忆就医过程】

王三毛先生与刘志永主任、倪浩主任合影

2020年2月18日,突发,高烧40℃

三毛先生是中国台湾人,来苏州昆山已有近三十年,从事琉璃工艺业。受到疫情的影响,新年期间三毛先生和爱人也推迟了回家的计划,响应国家的号召,疫情时间长期在昆山居家隔离。

2月18日这天, 向来健康的三毛先生突然开始出现呕吐、咳嗽、发热的症状,体温一度最高达到40℃。

当时正处于疫情防控最紧要的关头,一听到发热,让三毛先生一家人慌了手脚,立即到昆山当地一家医院进行治疗。

排除新冠后肺炎感染,药物治疗两天后,却未见明显效果。

2020年2月20日,转院

爱人李女士立即又带着三毛先生转至昆山另一家医院求医,根据三毛先生当时的情况,医生诊断其为腮腺结石,并以腮腺炎对症治疗。

两天后,三毛先生左侧面部肿胀是消除了,但是右侧面部却愈加严重,且发热、咳嗽并没有停止,这可急坏了李女士。

不见好转

决定转院

苏州明基医院

2020年2月24日,转至苏州明基医院,

病因:食管破裂

受疫情影响,三毛先生和李女士在苏州也没有亲人,眼看着三毛先生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李女士手足无措,只能向身边的朋友求助。在苏州台商圈里,苏州明基医院院长助理黄乙洲看到了这条求助信息,便立即联系了李女士。

2月24日晚间,在黄院的帮助下,三毛先生顺利转院到苏州明基医院,办理入院。而在这个过程中,病情再次恶化。

转到医院时三毛先生的情况并不乐观。除发烧之外,患者还伴有胸痛的症状,且持续高烧不退,急诊科立即安排其进行肺部CT等一系列检查,同时立即邀请重症医学科刘志永主任、胸心外科倪浩主任、呼吸内科秦军主任、普外科吴国强部长进行多学科会诊。

对比几次胸部CT,三毛先生的病情发展非常迅速,而且根据在外院检查的CT来看,右侧胸腔有些许积液,而根据当天最新的胸部CT显示,右侧胸腔积液明显增多,患者胸腔出现纵隔气肿,可能是自发性食管破裂引起的纵隔感染、纵隔气肿并导致感染性休克。

2020年2月25日,清晨,

告病危,紧急手术

食管破裂,导致三毛先生长期高烧不退的“罪魁祸首”。

一般来说,食管破裂死亡率非常高,最好能在12小时内尽快手术,超过24小时的食管破裂患者极有可能会失去手术机会。

再看三毛先生的症状,从病发开始到转院再到明基医院确诊中间已间隔四五天,食管破裂已导致严重的纵隔感染、纵隔气肿,加大了治愈的难度。

纵隔感染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化脓性疾病,会压迫心脏、大血管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并且会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关键是感染在纵隔内蔓延易出现感染性休克,严重者会造成患者死亡

一般来说食管破裂第一时间应该确认破裂位置,但考虑患者目前感染性休克比较严重,倪浩主任建议当下之急应解决脓胸、纵隔感染这一棘手问题,待患者状态平稳之后再行消化道造影确认穿孔位置,再进行治疗。考虑患者年事已高,在治疗过程中,各项器官能否承受长期的抗感染治疗也成为将治疗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对于医生们来说,这将是一场“持久战”,但从患者入院的那一刻开始,他们便做好了与死神“赛跑”的准备。

25日早晨,胸心外科倪浩主任早已在手术台准备,第一时间为三毛先生进行“全麻下行经胸腔镜纵隔感染清创引流术”,清除胸腔感染脓液,同时探查胸腔状况。

术中发现患者已出现胸腔粘连,提醒在此之前患者便已经出现长期感染的过程。

这个感染是如何造成的呢?

根据纵隔脓液、胸腔脓液判断,一开始的食管破裂导致食管内的异物从破裂口流到纵隔内,造成纵隔感染。而在纵隔背后,是生命的“发动机”——心脏,长时间的纵隔感染也使患者的心脏也受到压迫,加之长期的纵隔感染未曾受到及时控制,感染持续加重,从而再次导致胸腔感染,由此一来,多部位的感染促使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命悬一线

手术顺利进行,成功吸出脓液。

2020年2月25日,傍晚,

告病危,急转ICU

术后三毛先生状态相对较平稳,但医生护士们却不敢松懈,严重的纵隔感染术后仍存在诸多未知的可能。

果不其然,25日傍晚,患者出现严重的气管胸膜瘘、肺部感染,以及多脏器官功能衰竭,胸心外科倪浩主任立即紧急将患者转入ICU进一步治疗。同时,第二次病危通知也递到了家属李女士手上。

这样危急的场面,李女士是怎么都没有想到的,没有家人朋友给她支撑,手足无措的她只能把百分之一千的信心押在时时刻刻都在尽全力为三毛先生治疗的医护团队身上。

当天转入重症医学科后,刘志永主任立即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胸腔冲洗引流,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24小时后,患者状况终于有所好转。

2020年2月28日,术后再告病危

状况稳定后,李女士决定将三毛先生转入普通病房,一来方便对先生的照顾,二来三毛先生的状况也有好转,接下来就是要养精蓄锐为下一步的治疗做准备。

考虑到三毛先生年龄较高,待其各项指标都有所好转后,28日,倪浩主任为患者行上消化道造影术,并成功找到食管破裂具体位置——食管右侧起始部,经多学科会诊,评估各种风险,与家属沟通后隔日进行“颈部感染清创引流术”。

28日,手术顺利开展,但考虑患者术后基础状态差,前后已经过两次手术,随时可能并发出血、感染加重、休克、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等症状,不得不再一次转入ICU进一步监护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2020年3月3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术后并发加重

转入普通病房后,三毛先生的病情也相对稳定一些。本以为可以松口气,可两天后,3月3日,再次出现发热、呛咳症状,且心率快到120次/分,经多科会诊,与家属沟通后,患者又一次转入ICU监护治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每次收到三毛先生的病危通知时,李女士心里都在打颤,每签一次字,都感觉是天都塌下来了。疫情防控期间,朋友家人都不便于来陪同,只身一人在医院的她独自承受着一个又一个打击。在此期间,一旦想要倾诉的时候,主任们成了她的倾诉对象,从一开始接诊的呼吸内科秦军主任,到主诊医师胸心外科倪浩主任,再到重症医学科刘志永主任,黄乙洲院长助理、医务处李虢处长。每当她接近崩溃的时候,都是医生护士们的鼓励支撑着她继续坚持,看到主任们不辞日夜为先生忙碌的背影,也让她坚信会有奇迹的那一天。

图为李女士朋友圈发文截图

成功逆袭!

3月底,在重症医学科、胸心外科、呼吸内科等多科协作下,经过不断的抗感染、积液引流、必要的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等一系列治疗后,三毛先生的病情逐渐稳定,长期的抗感染治疗也终于告一段落。经各项评估后,三毛先生也从ICU转入了普通病房,不仅是家属,在医生心里的这块大石头也终于落地了。

由于肺部感染、胸腔感染严重,三毛先生并不能像其他病友那样很快就出院,身体的各项器官功能都受损,这近一个月如戏剧般高潮迭起的治疗经历,给了他一次重生的机会,但想要再恢复正常人生活的水平,还需要继续康复治疗。

如重症医学科刘志永主任对家属所说,“三毛先生这场经历就好比红军十万里长征,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每靠近延安一步,那都是胜利的象征。”

图为李女士在朋友圈发表的感想

两个月后,见到三毛先生时,他已经与常人无异,行走自如,谈笑风生,虽然声带受到影响,但见到主任们的时候,他都尽力地向他们表示感激救命之情。

从2月24日到6月1日,长达100天的生死营救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三毛先生也重获新生,出院了。

一百天,

是生命对三毛先生及家人们的一场考验。

一百天,

也是苏州明基医院医护团队与生死的较量。

在这场较量中,

医患之间携手并进,生死关头临危不惧,

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最终从死神手中抢回三毛先生。

为你们点赞!

注:文章内包含患者及家属信息已获得本人授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63岁老人喝隔夜牛肉汤住进ICU!医生:腹泻引发脑梗死
企业健康急救培训计划
深圳10天内3人肺栓塞进ICU,​警惕肺栓塞的3大主要症状
icu医生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ICU病人生理参数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女子过度减肥进ICU:健康瘦身成社会热议话题
女子吸脂手术后全身多器官衰竭!2个月后抢救无效死亡
下班途中电瓶车坏了,男子被“晒”进ICU
职业健康工作计划(精选4篇)
【麻海新知】危重患者的营养不良

网址: 3进ICU,4次病危,100天的生死营救,7旬企业家重拾健康! https://m.trfsz.com/newsview659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