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公卫·科室风采|内分泌代谢科

公卫·科室风采|内分泌代谢科

科 室 风 采

内分泌代谢科

科 室 概 况

内分泌代谢科成立于2021年9月,医生均为研究生以上学历,均在国内外各大医院完成内分泌专业临床培训。目前,科室诊疗重点为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痛风、肥胖、脂肪肝),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肾上腺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治。

科室按照国内外内分泌科发展最新趋势,在国内建立首家符合慢病管理规律以大门诊小病房为特色的运行模式,侧重在慢性代谢疾病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内分泌高血压和感染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诊治,在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指引下,对标最新指南规范诊治患者不断优优化诊疗流程。诊疗区域设有一站式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检查室、糖尿病教育室,智能设备穿戴室等功能区域,是集医教研功能一体的新型三甲医院内分泌科。

科室先后申请省部级课题1项,局级课题2项,院级课题4项,发表SCI文章4篇,国内核心期刊4篇。目前,科室不断完善临床科研布局,侧重在内分泌高血压和感染相关疾病代谢机制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医 疗 特 色

本科室主要诊治特色是在规范化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实现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包括对复杂难治性糖尿病的胰岛素泵疗法和动态血糖监测下精准降糖治疗,一日病房相对于许多三甲医院2-3天的工作量;内分泌高血压,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症,嗜铬细胞瘤等,能熟练开展肾上腺静脉取血和快速高效的原醛诊治模式。在饮食运动指导下的药物减重治疗。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疾病,垂体相关疾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骨质疏松等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室相应的检查项目和药物治疗齐全。

专 家 介 绍

赵 晓 龙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门诊:

周一、三上午 金山院区

周二、五上午 虹口院区

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综合诊治,肾上腺疾病及继发性高血压,痛风、肥胖、血脂异常等慢性代谢疾病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包括肥胖的减重治疗,各种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甲状腺结节和甲亢突眼治疗以及骨质疏松病因筛查治疗,电解质紊乱,垂体瘤和垂体功能异常,月经紊乱等内分泌常见病和罕见病。

临 床 案 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多学科协作诊治

实现不吃药高血压低血钾根治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一种可治愈的高血压,其表现为多药联合治疗血压控制不良,可合并低血钾,同样程度的血压水平比普通高血压更容易造成心脑血管损害。肾上腺静脉取血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诊治当中的关键环节,依据采血的结果可帮助决定原醛是否可以通过一侧肾上腺切除来根治或缓解高血压的目的,是内分泌科疾病当中操作难度系数最高的诊疗操作之一。该例患者之前确诊为原醛,曾经在外院做过肾上腺静脉取血失败,只能依赖螺内酯个降压药治疗,一年后随访,血压控制不良,复查肾上腺CT发现右侧腺瘤有所增大,在多学科协助下,影像科利用CT重建了三维肾上腺血管走向可事先了解肾上腺静脉走向方便操作,介入科成功实施了肾上腺静脉取血,行左侧上臂肘静脉入口不需卧床,术后当天出院。取血结果提示为左侧优势分泌,泌尿外科进行腔镜下一侧肾上腺切除,术后患者高血压低血钾纠正,不再服用降压药。

长病程高龄糖尿病患者门诊个体化精准降糖

患者王大爷是个86岁独居生活的老人,患有糖尿病20余年,因近期血糖控制欠佳至我科门诊就诊,王大爷说最近在使用“诺和灵30R胰岛素早晚各注射1次+二甲双胍”控制血糖,平时自己测空腹指血血糖10~15mmol/l, 近期夜间有“出虚汗”,怀疑有低血糖可能。为了“捕捉”到王大爷有低血糖的证据,我们给王大爷佩戴了动态血糖监测机器,监测结果提示患者血糖波动大,整体偏高但夜间有低血糖,预估糖化血红蛋白8.7%明显偏高。根据动态血糖图谱发现患者某个时间段血糖波动大,询问患者注射胰岛素方式,发现患者在注射胰岛素前未混匀或者有遗忘注射胰岛素,根据高龄老人记忆差容易遗忘注射或注射前摇匀胰岛素的特点,使用一天一针的新型预混胰岛素德谷门冬胰岛素而且不用摇匀,加用一天一片的利格列汀,保留原来的二甲双胍治疗,在动态血糖监测下,根据患者血糖来调整胰岛素剂量,患者血糖逐渐平稳,而且使用比过去更方便,尤其现在门诊调糖制定的方案比过去住院调糖制定的方案更符合患者日常生活的实际,血糖控制更加稳定持久,三个月后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在7.5%,患者非常满意。

公卫中心官微

您全家的健康顾问

长按

识别二维码

原标题:《公卫·科室风采|内分泌代谢科》

相关知识

肥胖症的健康指导 内分泌代谢科
中医内科是内分泌科吗
中医内科都有哪些科室
内科
内分泌内科(减重/糖尿病共同照护) 特色医疗
科学网— 现代公共卫生200年
“妇科内分泌”知多少? 科学认知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
内分泌
过度节食减肥的“尽头”,可能是内分泌科
女人应该了解的妇科内分泌

网址: 公卫·科室风采|内分泌代谢科 https://m.trfsz.com/newsview660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