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惠卿给苏联专家做梅花针调理(图片由宗晓宇提供)
“梅花针”之名古已有之,但早已失传。在现存的古文献中,已找不到关于它的治疗理论、治疗方法及适宜病种等的详细记载。孙惠卿是现代梅花针疗法的创始人,也是孙氏梅花针疗法的开山之人。孙惠卿和他的中西医学生们在1958年前后出版了多本这一疗法的专著,这些开创性的标志性著作把这一疗法的治疗工具、治疗理论、治疗方法、适宜病种、临床研究资料以及由孙慧卿发明的独特的孙氏诊察法等内容收入其中。虽然这些著作所用疗法名称不尽相同,但从内容上看说的都是同一疗法。孙惠卿的中西医学生认为在治疗理论上这一疗法可以用巴普洛夫的神经反射学说来解释,故而孙惠卿曾把这种疗法定名为“刺激神经疗法”,他的著作也用此名。后来,他的侄孙孙忠仁认为这一疗法是中医的疗法之一,主张延用古代就有的“梅花针”名称。1960年,孙忠仁在北京西城区皇城根胡同15号,经卫生局批准最先挂出了“中医梅花针科孙忠仁”的牌子。现在这一疗法公认的名称就是“梅花针”。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孙氏梅花针及其诊疗法曾盛极一时,但是现在再提及知道的人已经不多,虽然如此,作为孙氏梅花针第四代嫡传继承人的孙霈,还是在通过一生的努力和坚持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传承下去。
孙霈教授在门诊(图片由宗晓宇提供)
历史的巧合,让他走上了从事中医的职业道路
孙霈,东直门医院任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中医药双百工程指导老师,孙氏梅花针第四代嫡传继承人。说起梅花针,据孙霈教授回忆,在他印象中第一次接触到梅花针是在他5岁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天幼儿园因维修放假,他就被送回家,回到家看到平常父亲锁着的南屋门开着,他就跑进屋掀开幔帐,看到一个老人倒坐在椅子上双手趴在椅背上,后背的衣服被撩开,而父亲正在给老人后背打梅花针,老人看见他进来了,就对他说:“呀,小接班人来了,你敢不敢给我打针?”,老人这么一说,父亲就把他一把抱起来,把梅花针放在他的手心当中,父亲使劲攥着他的手,手把手给老人从上到下打了两行梅花针。现在回忆起来,他依旧感叹当时父亲攥他的手好紧,都能感受到疼,这就是他记忆中第一次接触梅花针。
现在,孙教授虽然退休了,每周三下午依旧会在东直门医院国际部出诊。家里虽然是中医世家,但是他当初选择中医这一职业并不是家里人要求的。他的父母比较开放,并没有要求他一定学医,为什么选择中医这个职业这还有一段历史渊源。据他讲,上中学时是对理工科十分感兴趣,一心想考清华大学理工科专业,后来遇到文革,被安排到山西省山阴县(现朔州市)薛圐圇公社罗庄插队。由于祖传梅花针的家庭背景,从小耳濡目染有一些了解,在插队时期就利用空余时间给老乡看病。遇到不会看的疾病一方面读医书自学,另外一方面通过和父亲的书信往来学习治病。这一待就是8年,也就帮着给老乡看了8年病,8年后回到北京,在选择就业的时候他就主动选择了进医院,当时进街道医院中医科需要考核,医院就安排他跟着一个老中医学习,最终完成了医院对他的考核,留在了医院中医科做医生工作,自此走上了从事中医的职业道路。
相关知识
贺氏传承讲习班
张月华:四代中医传承路 治疗骨伤全凭一双手
孙雪梅:凤凰网能跨界联动资源 将健康理念传播给更多人群
各界人士上海纪念国医大师朱南孙诞辰104周年
贺氏三通针灸传承讲习班举办
贺林贺氏三通培训 贺氏火针培训
程凤宽: 锻造火针传承的先锋
美学健康创始人孙铭谦——传播健康和美丽
专访“贺氏针灸三通法”传承人潘利荣:愿天下苍生健康长寿
贺普仁贺氏三通疗法贺氏火针培训
网址: 一脉传承的坚持——专访孙氏梅花针第四代传人孙霈 https://m.trfsz.com/newsview665923.html